从自己的专业做起
把你的专业放到互联网上去,让所有人参与。你也许是卖保险的、做销售的、做人力资源的、做文员的、做律师的、做生产检验的……无论你过去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试着想一想,如何将曾经的专业与互联网结合,服务大众,同时让大众也能广泛参与进来。互联网创业的特点是连接性,连接你的用户和你以及和你有相同背景的人。
【案例】
任晓倩3岁学画画,曾想成为一名画家。研究生毕业后第一次创业,给北美的一些大公司提供个性化礼品设计。她发现个性化、私人订制的潜力非常大。她当时做的是照片的个性化产品,但是照片太过真实,容易暴露隐私,如果有艺术加工会更好,可以添加幽默、快乐等元素。以前只有找她这样的专业画家才能完成这样的事情,但周期长、费用高、产量小,而这项技术活用计算机可以轻松完成,并实现艺术的个性化。经过五年时间的创业和打磨,任晓倩的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魔漫相机”的手机应用APP风靡中国,用户用手机拍下的照片能迅速变成一幅幅漫画,用户可以随时看到幽默、乐观、快乐的自己。截至2015年3月,用户数已突破2亿,其中海外用户占了一半,这款应用曾在多个国家应用下载总排行第一。
张馨心曾是一个在法律行业工作十年的人,她深深感到在这个行业里待久了像是个手工作坊。一方面律师的收入不稳定,寻找客户资源困难,竞争激烈;而另一方面,中国有上千万的中小企业,每年还新增上百万家,但90%以上没有请法律顾问,不是没需求而是请不起。一家中小公司聘请一个法律顾问年费用至少3万元。极少数大律师很忙,80%律师没什么事做,律师与客户间彼此不信任。如何让90%的公司请得起律师,让80%的律师有事做?张馨心结合自己十年做律师的经历开办了绿狗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全方位的法律产品与服务,从咨询律师“问”开始,到“写”法律文书,“审”法律文书,“打”官司,等等,帮助小企业解决日常的法律问题。家庭个人及企业用户可直接在线上进行法律服务自助交易,用户可以在绿狗网上一站式解决法律问题。
从自己的痛点做起,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起,从自己的专业做起,这三点是最容易启航的互联网创业点。这三点看似不同其实有一个共同点:即是你非常熟悉的点,你得熟悉自己的痛点、那点爱好和自己的专业,比别人了解得都深入,这样才能说服和你有相同点的人加入你的网站,聚合这群人。
练习巩固
博客中国的消失
博客中国是当年号称中国互联网第一人的方兴东创建的,是Web2.0时代的一面旗帜,曾经汇聚了一批民间顶级的思考者,一度号称要把新浪拉下马。
每月增长超过30%,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2005年9月,方兴东融资1000万美元,并引发了中国Web2.0的投资热潮。
随后,“博客中国”更名为“博客网”,并宣称要做博客式门户,号称“全球最大中文博客网站”,还喊出了“一年超新浪,两年上市”的目标。于是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博客网的员工就从40多人扩张至400多人,据称60%~70%的资金都用在了支付员工工资上。
博学网同时在视频、游戏、购物、社交等众多项目上大把花钱,千万美元很快就被挥霍殆尽。博客网自此拉开了持续3年的人事剧烈动荡,高层几乎整体流失,而方兴东本人的CEO职务也被一个决策小组取代。到2006年年底,博客网的员工已经缩减恢复到当初融资的40多人。
现在,方兴东回老家义乌折腾电子商务了,在行业里几乎消失。
请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博客中国衰落的原因。
广角视点
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国家开放大学: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重要精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定于2021年4月至10月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目标
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传承跨越时空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聚焦“五育”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推进赛事组织线上线下相融合,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创新创业盛会。
——更中国。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为全球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模式,提升高等教育感召力。
——更国际。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客,融入经济双循环创新浪潮,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高等教育影响力。
——更教育。建设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践平台,提升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造精神,展现高等教育塑造力。
——更全面。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各学段的全覆盖,打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高等教育引领力。
——更创新。优化竞赛形式与内容,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助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创造力。
三、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建构素质教育发展新格局,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四、大赛内容
1.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和萌芽赛道,增设产业命题赛道(赛道方案另行发布)。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3.同期活动。即“慧秀中外”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慧智创业”中国民族品牌主理人面对面、“慧展华彩”历届大赛优秀项目对接巡展、“慧治创新”全球乡村振兴智慧化高端论坛、“慧云闪耀”全球数字化教育云上峰会、“慧聚未来”国际青年学者前沿思辨会。
五、组织机构
1.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共青团中央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南昌大学、南昌市人民政府和井冈山市人民政府承办。
2.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由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教育部和江西省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秘书长,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
3.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项目评审等工作。
4.大赛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负责对赛事组织、参赛项目评审、协办单位相关工作等进行监督,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行为予以处理。
5.大赛总决赛由中国建设银行冠名支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积极争取中国建设银行分支机构对省级赛事的赞助支持。
6.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成立相应的赛事机构,负责本地比赛的组织实施、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
六、参赛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等;已在主管部门完成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件的扫描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真实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在大赛通知发布前,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20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总决赛时提供投资协议、投资款证明等佐证材料。
4.参赛项目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须尊重中国文化,符合公序良俗。
5.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6.参赛人员(不含师生共创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6年3月1日之后出生)。
七、比赛赛制
1.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不含萌芽赛道以及国际参赛项目)。校级初赛由各院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地负责组织,总决赛由各地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地报名团队数(含邀请国际参赛项目数)、参赛院校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总决赛名额。
2.大赛共产生320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港澳台地区参赛名额单列),其中高教主赛道2000个(国内项目1500个、国际项目50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500个、职教赛道500个、萌芽赛道200个。
3.高教主赛道每所高校入选总决赛项目总数不超过5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每所院校入选总决赛项目各不超过3个。
八、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2021年4月)。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服务网的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微信公众号可进行赛事咨询。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1年4月15日,报名截止时间由各地根据复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8月15日。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网址:www.pilcchina.org),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初赛复赛(2021年6—8月)。各地各学校登录cy.ncss.cn/gl/login进行大赛管理和信息查看。省级管理用户使用大赛组委会统一分配的账号进行登录,校级账号由各省级管理用户进行管理。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校、各地自行决定,赛事组织须符合本地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并制定应急预案。各地应在8月31日前完成省级复赛,并完成入围总决赛的项目遴选工作(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供总决赛参考)。国际参赛项目的遴选推荐工作另行安排。
3.总决赛(2021年10月下旬)。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和各类单项奖;另设高校集体奖、省市组织奖和优秀导师奖等。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查看具体内容。大赛专家委员会对入围总决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拔项目进行总决赛现场比赛,决出各类奖项。
大赛组委会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教育部大学生就业服务网(新职业网)”为参赛团队提供项目展示、创业指导、投资对接、人才招聘等服务,各项目团队可登录上述网站查看相关信息,各地可利用网站提供的资源,为参赛团队做好服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为参赛团队提供多种资源支持。
九、工作要求
1.宣传发动。各地各校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鼓励师生观看大学生创新创业题材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积极参与大赛。
2.协调组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协调高教、职教和基教等职能处室共同参与,组织做好省内比赛和项目推荐工作。
3.提供支持。各校要做好学校初赛组织工作,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4.疫情防控。各地要根据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遵守属地管理原则,科学制订赛事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安全有序推进大赛的组织筹备。
十、联系方式
1.大赛工作QQ群号为:460798492,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两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交流。
2.大赛组委会联系人: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萧潇
联系电话:010-68352259,电子邮箱:jybdcw@chsi.com.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3座,邮编:100044
南昌大学 周明 涂欢
联系电话:0791-83968059,传真:0791-83968059
电子邮箱:nccc@ncu.edu.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邮编:33003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综合处 李炜
联系电话:010-66097850,电子邮箱:internetplus@moe.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教育部
2021年4月9日
补充读物
1.宋玉贤.互联网创业导航[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本书探讨了互联网创业的规律和特点。与以往的学术著作有所不同的是,书中所阐述的互联网创业规律和特点不是从实验室中得出的结论,也不是推理演绎的结果,而是笔者对十年亲身体验和大量案例分析的感悟所得。书中列举了笔者曾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创业案例三十多宗,但笔者并不想停留在对往事的回顾和对案例的叙述上,而是希望通过对十年互联网应用的回溯和案例的分析提炼出互联网创业的规律和特点。
2.胡晓军.马云的互联网创业哲学(图解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互联网+”时代创业,马云是学习的榜样。本书从马云的创业历程讲起,用图解的形式详细分析了马云的互联网创业哲学。学马云,学什么?马云的人生哲学、战略布局、口才魅力、经营管理以及对资本的驯服,都值得创业者学习和借鉴。跟随成功的人,距离成功不会太远。
3.刘楠,胡皓.互联网创业密码[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时至今日,互联网已切入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有人游戏,有人购物,有人上课,有人交友,而有那么一部分人利用它完成了人生最完美的逆袭。让我们通过本书,来欣赏这一批互联网知名企业创始人在自己的创业路上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世界上有这么一群人是怎样在互联网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中创业的。本书适合学生、城市白领、互联网从业人员以及所有有创业梦的人参考阅读。
4.方兴东.互联网创业地图:互联网如何改变中国的创业机制与财富走向[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
互联网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创业机会,带来了全新的创业领地,十多年来,借助互联网浪潮,无数“无钱、无权、无势”的年轻人掀起了中国自上而下草根式的创业浪潮,迅速完成了社会财富的更新换代,诞生了陈天桥、丁磊、李彦宏等一批富豪,成为中国充满阳光的财富创造之路。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中国互联网创业的传奇故事,深度透视互联网创业的内在基本规律,帮助理解趋势前瞻和把握未来机遇。
5.吕良泽,黄芳俪,蔡文匡[M].唯核不破:互联网+时代创业变革致胜密码.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本书通过2003—2014年前后12年间分布在外贸、加工厂和互联网O2O领域的三次连续创业、企业转型变革经历,结合近百个近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成败创业案例,采用传统创业企业与互联网创业企业对比的视角,通过创业准备、商业价值构建、产品开发、模式塑造、核心竞争力构建、变革演化、融资、扩大发展等篇章论证阐述,力图揭示互联网全新时代创业者或传统企业变革者应如何尽可能避免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减少失败因素、提高创业成功概率的一般性规律。
【在线学习资源】
1.大学生创业概率最大的四大方向
资料来源:新职业网
2.移动互联时代创业机会
视频来源:优米网
3.大学生创业亟须迈过三道坎 考验勇气须适应社会
资料来源:新职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