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迂回思维训练
迂回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遇到障碍时,避开障碍,绕个弯子,间接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20世纪30年代,我国老百姓习惯使用“食油灯”和“蜡油灯”,外商要在中国推销煤油,遇到阻力。于是他们发动了一场“将光明送往千家万户”的运动,让每家每户可以无偿得到一盏煤油灯和两玻璃瓶煤油。老百姓体验到“洋油灯”确实比“食油灯”强,便开始买煤油点灯,于是煤油占领了中国市场。这种间接向中国百姓推销煤油的方法便是迂回思维的成果。
【训练题】
1.有一所美容美发职业学校开办了一家益群理发店,由于店址偏僻,顾客较少。他们想扩大客源,但又不愿意花太多钱刊登广告,请运用迂回思维给该店想些办法。
2.某市一家民办英语培训学校,师资力量较强,培养的学生有较强的英语读、说、写的能力。他们想扩大学校在全市的影响,以增加生源,请运用迂回思维为他们出些主意。
参考答案:
1.(1)与该市劳动局、电视台合作,为下岗职工开办理发、美容电视讲座,由该校教师授课,并定期在益群理发店开展辅导、咨询活动。这样,该职业学校及益群理发店的影响会迅速扩大。(2)征得市有关职能部门同意,在步行街和居民区设立周末义务理发服务点。每到服务日,将书写着“美容美发学校益群理发店义务理发点”的招牌立起来,并标上理发店的地点和联系电话,组织理发师为行人、居民理发,同时分发介绍理发店服务项目的名片。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该理发店的顾客将大量增加。
2.以学校的名义,或者联合共青团市委等有关单位,选择合适的公共场所,定期举办“英语会友日”等活动,向社会开放,为英语爱好者提供练习英语的环境。让该校师生在活动中尽量展示驾驭英语的能力,以提高学校的声誉。这无疑有助于扩大生源。
练习巩固
测试 1:创新思维能力测试
创造性人才在管理中越来越重要,这类人才能够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不会被困难吓倒,不会因为不具备条件而放弃努力。在寻找创新、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时,必须考虑人才的创新能力。
下列10个题目,如果符合你的情况,则回答“是”,不符合则回答“否”,拿不准则回答“不确定”。
1.你认为那些使用古怪和生僻词语的作家纯粹是为了炫耀。
2.无论什么事情,要让你产生兴趣总比让别人产生兴趣要困难得多。
3.对那些经常做没把握事情的人,你不看好他们。
4.你常常凭直觉来判断事情的正确与错误。
5.你善于分析问题,但不擅长对结果进行综合、提炼。
6.你审美能力较强。
7.你的兴趣在于不断提出新的建议,而不在于是否能说服别人去接受这些建议。
8.你喜欢那些一门心思埋头苦干的人。
9.你不喜欢提那些显得无知的问题。
10.你做事总是有的放矢,不盲目行事。
评分标准:
题号后分别为“是”“不确定”与“否”的得分。
1:1 0 2 2:0 1 4 3:0 1 2 4:4 0 -2 5:1 0 2
6:3 0 -1 7:2 1 0 8:0 1 2 9:0 1 3 10:0 1 2
结果分析:
得分22分以上,说明被测试者有较强的创造思维能力,适合从事环境较为自由、没有太多约束、对创新性有较高要求的职位,如美编、装潢设计、工程设计、软件编程人员等。
得分10~22分,说明被测试者善于在创造性与习惯做法之间找到平衡,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适合从事管理工作,也适合从事其他许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市场营销。
得分10分以下,说明被测试者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属于循规蹈矩的人,做人总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适合从事对纪律性要求较高的职位,如会计、质量监督员等职位。
测试 2:创造力测试
下列20个问题,如果符合你的情况,则画“√”,不符合的则画“×”。
1.别人说话时,你总能专心倾听。
2.完成了上级布置的某项工作,你总有一种兴奋感。
3.观察事物向来很仔细。
4.你在说话以及写文章时经常采用类比的方法。
5.你总能全神贯注地读书、书写或者绘画。
6.你从来不迷信权威。
7.对事物的原因喜欢寻根问底。
8.平时喜欢学习和琢磨问题。
9.经常思考事物的新答案和新结果。
10.能够经常从别人的谈话中发现问题。
11.从事带有创造性的工作时,经常忘记时间的推移。
12.能够主动发现问题以及和问题有关的各种联系。
13.总是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心。
14.能够经常预测出事情的结果,并正确地验证这一结果。
15.脑子里经常涌现一些新设想。
16.有很敏锐的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7.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从不气馁。
18.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常能采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解决。
1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新发现时,你总会感到十分兴奋。
20.遇到问题,能从多方面、多途径探索解决它的可能性。
评分标准:
如果20道题都是画“√”的,证明你的创造力很强;如果13~19道题是画“√”的,证明创造力良好;如果有10~12道题是画“√”的,证明创造力一般;如果低于10道题是画“√”的,证明创造力较差。
他山之石
盘点国内外创意特色地铁专列
“特色地铁专列营销”是一种伴随着地铁发展而兴起的新型创意营销方式,在不影响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对地铁内部空间进行特定主题的改造和装饰,对乘客的认知观念产生影响。特色地铁专列既可做公益形象宣传,也可加入商业品牌推广,能够充分利用单调的地铁空间带给乘客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丰富乘客无聊的乘车时间,能够达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国内外那些充满创意的特色地铁专列。
武汉地铁
“樱花地铁”:2015年3月8日—2015年3月14日,武汉地铁4号线推出“樱花主题地铁”。该列地铁车厢大片粉色樱花肆意“开放”,与4号线的“芳草绿”交相辉映,身处其中仿佛步入樱花园。车厢内,白色的天花板摇身一变成了蓝色“天空”,朵朵樱花点缀其中,散发出浪漫、梦幻的气息。蓝色的地板上“水波荡漾”,乘客一不小心就会踩到时下流行的“小萝莉”“女神”“土豪”“小鲜肉”等网络标签。
图6-3 “樱花地铁”
“热带雨林地铁”:武汉轨道1号线一列整车被包装成创意专列,命名为“森林号”,于2015年6月1日到6月28日上线运营。
“海滩地铁”:2015年6月13日,武汉首列“海滩地铁”惊现地铁2号线,车厢内的地板被大片海洋淹没,“水波荡漾”,白色的天花板摇身变成蓝色“天空”,比基尼、气球点缀其中。
香港地铁
“迪士尼专列”:香港地铁迪士尼线是全球唯一专为迪士尼主题公园而设的铁路专线,于2005年4月25日在香港地铁欣澳站举行开幕仪式。该列车由地铁公司与迪士尼的幻想工程师携手设计,简洁而又现代化,充满迪士尼童话世界的梦幻感觉,当乘客步入迪士尼线,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
香港迪士尼站融合欧洲风味和童话气息,整体设计糅合了19世纪维多利亚风味和迪士尼独有的童话世界氛围,色调以米色和绿色为主,车站职员的制服设计也参考了欧陆古典铁路人员的制服样式。在以开放式园林设计的月台内,隐藏了近200个米老鼠头。
迪士尼列车共有四节车厢,车窗设计为镶了红边的米老鼠头形状,其中脸部被镂空装上了玻璃,车厢外部点缀金色彩带以及奇妙星粉图案。地铁车厢的座位也改变了香港地铁传统的座位样式,仿照家庭式沙发设计,以蓝色转角布艺沙发的形式出现,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而每个座位的转角处都有一个用玻璃罩罩着的迪士尼角色的雕像,从米老鼠到唐老鸭再到白雪公主……车厢里出现了迪士尼的大部分卡通角色。
最特别的是,迪士尼列车连车厢的拉环都与普通地铁列车的拉环不同——在普通的黑色拉环上加上了两个圆圆的耳朵,让米老鼠的形象再一次出现在旅客身边。
图6-4 “迪士尼专列”
图6-5 “迪士尼专列”的拉环
宁波地铁
“宁波旅游文化专列”:2014年12月20日,以宁波旅游文化为元素的3D专列上线运营。这辆旅游文化3D专列车厢设计分为“米香”“渔香”“书香”“心香”4个主题。“米香”车厢充满慈城年糕制作的元素,地面以古朴的石板路图案为主体,乘坐时,犹如置身百年老店,见证年糕文化;“渔香”以象山开渔节为主题,地面设计有象山特有的古代木质渔船甲板、浪花图案,置身其中,好像在舟船之上破浪遨游;“书香”以天一阁为主题,乘客可以看到天一阁游着鱼儿的池塘、古朴的匾额;“心香”则以雪窦寺大佛为主,行走其中,可以看到雪窦寺大佛所在地的卫星图、铜钟、荷花、玉如意等标志性图案。
“海底世界3D专列”:2014年8月22日,宁波轨道交通海底世界3D专列首次亮相。列车车厢内贴满了具有3D效果的海洋元素贴画,行走在车厢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海洋世界。宁波是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选择海洋元素为主题的车厢设计能够突出反映甬城的城市特色。
图6-6 “书香”主题旅游文化3D专列
图6-7 “米香”主题旅游文化3D专列
图6-8 宁波“海底世界3D专列”
雅典地铁
“海滩特色专列”:雅典地铁的海滩特色专列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金黄的沙滩、碧蓝的海水与地铁完美地融为一体。
图6-9 “海滩特色专列”
杭州地铁
“杭州地铁世界杯专列”:2014年6月,我国首列世界杯主题地铁列车,缓缓地停靠进杭州地铁1号线七堡站站台。这辆神秘的世界杯专列从地面到车顶进行了整车包装。车厢内的地面布置成了绿草地;车厢两侧墙面贴着3D贴纸,一眼望去,是人山人海的看台;而车顶已经“变身”为蓝天,几朵白云正飘在其间。8名足球宝贝和着桑巴音乐,跳着热舞。车身上张贴着巴西世界杯32强的海报,介绍着球队历史和世界杯履历。
柏林地铁
“迎圣诞专列”:柏林公交公司于每年12月的每周日开行三趟迎圣诞地铁专列,使盼望圣诞节早日来临的孩子们提前感受节日的欢乐。
图6-10 “世界杯地铁专列”
图6-11 “迎圣诞专列”
点评:
有创意的“特色地铁专列营销”对地铁运营来说有较大的意义,使乘客、运营商和商家三方面实现共赢:对乘客而言,能够提升自身乘坐地铁的体验;对运营商而言,增加了运营收入;对商家而言,能够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拓宽潜在市场。这种模式值得借鉴,不过,这种商业营销模式需要适度,要多从乘客的角度考虑创意,才不会令乘客反感。另外,考虑到早晚高峰极其拥挤时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这样的话需要在列车天花板上多做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