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时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明确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约束力,也涉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因而毕业生在就业签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切实维护自身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利益。
1.了解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客观实际,结合自身现实慎重签约
签订就业协议的用人单位必须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一般而言,用人单位必须具有从事各项经营或管理活动的能力,毕业生要明确单位有无录用指标和录用自主权,对无用人自主权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人事关系代理的其他事宜,如委托什么单位管理,是自己办理还是单位统一办理,代理费用,等等。由于就业市场招聘单位类型多样,不乏鱼目混珠的情况,因此,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约时应慎重。择业前,要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了解自己到底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结合自身充分考虑单位的一些客观现实,如所在地、可提供薪资、单位性质以及所属行业等,并通过各种途径仔细了解即将与其签约的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要时,可以到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同时,要事先征求父母和其他有关亲人朋友的意见,再做出决定,以避免浪费其他的就业机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2.按照规定的程序签约
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程序一般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签好后,再由学校签署意见,之所以这样进行,是因为多数学校在整个协议的签订过程中既是签约方又是鉴证方,有利于保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尤其是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3.明确有关条款的内容
现行毕业生就业协议一般为教育部或各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统一格式,但考虑到单位的情况不尽相同,协议书设有备注一栏,为双方添加一些附加条款提供便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实事求是地填写就业协议书上所列的统一条款,字迹要工整。值得提醒的是,要彼此填写好联系方式,以便今后联系。同时,双方可以将经过协商都能接受的一些约定条款,如薪资福利、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具体工作部门和岗位、毕业生是否考研或考公务员以及考取后的处理办法以及违约责任等在备注栏注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毕业生中报考研究生或公务员的比较多,由于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有时可能会与就业发生冲突。因此,对于准备尤其是已经参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毕业生,应当事先与用人单位就此进行沟通,对如果考取了研究生如何处理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再签订就业协议(最好在协议中对此做出明确约定),以免考取研究生后和已签协议的单位发生纠纷。
4.就业协议的时间有效性和与劳动合同的衔接
就业协议是我国现行毕业生就业制度下毕业生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一种过渡凭证,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就业协议自动终止。由于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在先,为避免日后订立劳动合同时产生纠纷,应尽可能将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就业协议的约定条款中,并明确在今后订立劳动合同时应予以确认。否则,双方日后就劳动合同有关内容达不成一致意见,且事先无约定时,如果毕业生表示不愿在该单位工作,用人单位有可能反过来要毕业生承担违反就业协议的责任。因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就劳动报酬、试用期、住房、服务期限等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与用人单位事先协商,并体现在就业协议中,将协议结果书面化,而不应只作口头约定,避免今后发生纠纷时无证可查。
因此,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不能等同于签订了劳动合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就业协议之后,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毕业生到单位工作后,双方才签订劳动合同。
5.档案转寄、户口迁移等具体问题
绝大多数毕业生毕业时涉及人事关系从学校转出的问题,加上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式的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尤其是与本身没有人事权需要实行人事代理的单位签约时,要了解清楚日后自己人事关系的去向,并将档案转寄地址(户口迁移地址)在协议书相关条款中填写清楚,以方便毕业派遣。
练习巩固
案例分析1 提前找好信息渠道
代小华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在双选会之前就与TCL电器销售成都分公司签约了。她的经验是:提前找好信息渠道。代小华在大三下学期就开始上网浏览一些大企业的主页,根据企业的职位要求准备简历,并清楚地记下这些企业的招聘会信息。10月初,当很多学生刚开始准备自荐书时,她已经把能够充分展示她才华的自荐书投到了美的、长虹、海尔、TCL等大公司。
谈谈你从本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案例分析2 做个有心人
某公司招聘营销人员,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招聘启事,应聘条件、工资待遇等内容一应俱全,就是没有联系方式。多数人认为,这是招聘单位疏忽或是报社排版疏漏,于是耐心等待。但是,却有三位应聘者另有真知灼见,他们并没有过多关注这到底是谁的问题,而是分别通过网络、查号台等方式找到了公司的联系电话,并加以确认。当多数应聘者还在等待之时,这三位应聘者已通过面试,被录用了。
试分析他们为什么被录用了。
广角视点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前都会陷入迷茫的状态,一方面对“就业难”心存畏惧,另一方面对自己认识不清,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就业难其实难在找到一份“好工作”,对于后者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判断一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
1.野心
好公司一般在关键岗位都有极其胜任的员工。一般来说,如果你野心勃勃并且意识超前,那么你必须要和同你志同道合的员工一起工作。如果你未来的雇主对工作的热情程度和你一样,这就意味着从助你发展的方面来看,这份工作非常适合你。
2.愿景
在这个竞争尤为激烈的世界中,脱颖而出的正是那些拥有愿景和对商业博弈未雨绸缪能力的公司。在你开始一份充满挑战、期待甚高的工作之前,你要好好问问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如果舒适的生活以及日常平凡的工作很快就会让你感到厌烦,那么你想要的是一家期望获得成功并且对员工寄予厚望的公司。
3.企业文化
你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所以在没有任何快乐或愉悦感的地方工作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在办公室,你不会想要在使你痛苦难受的地方工作。最好的员工可以在创造合适氛围的同时保持高效产出。请记住企业文化并不仅仅是圣诞节的派对以及外出拓展,企业文化还包括了企业高层广纳谏言。
4.平衡工作与生活
辛苦工作并没有错,但最有产出的员工却能够很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人们需要休息来恢复精力,有时候为了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你不得不工作更长时间,付出更多努力;但是长期超时工作,为了完成工作都不敢回家,这些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高效产出。
5.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工作需求经常和你从事的工作种类相关。小型公司倾向于招聘那些准备好冒险并工作主动的员工。小公司会提供给你担负重大责任的机会,也会灵活地对待你的工作,但缺点就是公司越小、风险越多;大型公司更能提供有安全感和稳定的工作。作为独立的个体而言,确认自身技能和脾性是否与将要入职的公司相匹配是非常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