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的基本礼仪
不重礼节、随随便便在生活中无伤大雅,但面试时会使考官觉得你是不尊重他和不重视这份工作,结果可想而知。当然考官不会要求太多的或超出常情的礼节,如果过分小心也会让人觉得你太拘谨。所以,应该自然大方,给考官以视觉上的良好感觉。应聘时应注意哪些礼仪呢?
1.衣着整洁,服饰得体
面试时的装扮要大方得体。现在,服饰不仅仅是人们的外在包装,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观念,可以说是一种无声的、特殊的语言。因此,掌握和运用好服饰这一特殊语言,是求职者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求职者的外表、着装对于求职能否成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你的形象不仅代表你自己,更重要的是还代表着单位。这种“以衣取人”的做法似乎很肤浅,其实不然。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中,每个单位都在力争上游。也正因为如此,多数单位都希望招到能够提升单位形象的最佳应聘者,这些应聘者不仅能胜任工作,而且还有良好的个人形象。因此,着装时一定要注重小节,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再华丽的服装都能让人倒胃口。
鞋子也是人们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穿牛仔装、运动服时,可以穿运动鞋、休闲鞋,这样的组合,会给人以随便、潇洒、奔放的感觉,显示出青春的活力。女性职业套装和男士西服套装一定要用皮鞋搭配,特别是男士穿深色西装时一定要和黑皮鞋相配,才能体现出一种端庄、稳重之美。
2.举止端庄,文明礼貌
应聘过程中,行为举止这种身体语言也透露着大量信息,如表情、姿态、动作,甚至说话的语气、声调、停顿、沉默等都可以表达不同的信息,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1)间距。
应聘时,应聘者和主考官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留有适当的空间,不适当的空间会让主考官感到不舒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为三种:在50厘米以内为亲密距离;在50~120厘米之间为私人距离;在120~200厘米之间为公务距离。
(2)站姿。
站立时保持优美挺拔、精神饱满的外形,双脚相对或脚尖适度分开,一般不超过肩宽,身体不要抖动。站立时手尽量不要插在口袋里,也不能背手,因为在应聘中背手的动作会给人狂妄自大的感觉。
(3)走姿。
良好的走姿应该是自如、轻盈、敏捷,切忌斜着身子或是晃着肩膀走路,更不能左顾右盼、挺着肚子、仰着脑袋,也不要拖出过重的脚步声,不要走八字步,两脚之间距离不要太宽,要绕过而不是跨过阻碍物。行走中应主动让路,帮别人拿东西或者开门。步速不要太快或太慢,应尽量与别人保持一致。当与主考官或工作人员同行时不要超前,保持平行或略靠后可以显示你的礼貌。
(4)坐姿。
应聘者必须有良好的坐姿,如挺胸抬头,双眼平视,并将身体稍微前倾以表示你对主考官的尊重以及对主考官的话感兴趣,使应聘中的沟通和接触能够顺利进行。如果自觉不自觉地将身体后靠,在椅子上转来转去,侧着身子对着对方,会让主考官感觉你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或不重视,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就座时应保持上身正直,不可瘫坐、靠左、歪坐。就座和起立一般都是从座位的左边进出,动作要轻,不要发出声音,动作协调从容。坐下时腰腿部肌肉要有紧张感,两臂自然下垂,不可交叉在胸前。跷二郎腿、双脚伸出、张得太开、过于放松都是很不礼貌的表现,双腿并拢则给人以太拘谨的感觉,双腿交叉给人的感觉很难看。最好是男士两脚平行稍稍分开,女士双膝并拢,斜向一边,手放膝上。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跷二郎腿是无意识的动作,往往一坐下来便不知不觉地跷了起来。所以,应聘时一定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跷二郎腿,以免主考官认为你是个自高自大、没有修养的人。
图3-2 坐姿的基本礼仪
(5)手势。
在面试过程中,适当使用手势具有增强语言表达和生动形象的效果。在应聘中,你面对的是不熟悉的主考官,他可能有一些忌讳是你不知道的,这时你最好减少一些手势。如果你在应聘中将两只手拧在一起,似乎在向主考官说明你很焦虑。此外,抓耳挠腮、用手撑头、手握成拳、用手托下巴等都反映了你对这次应聘的不适应与紧张。因此,要改掉这些习惯,平时多加注意和训练,使手势在应聘中表达你的诚实和坦率。
(6)握手。
握手是应聘中最重要的身体语言之一。手与手的礼貌接触是建立第一印象的重要开始,应聘者在应聘开始和结束时一定要善于运用握手这一重要的表达方式。握手要坚定,不要只是手指握手指,而是整个手掌的接触。握手的姿势是身体要前倾,握手要坚定有力,但不可过分用力。握手时双眼要直视对方的眼睛并且面带笑容,自信地说出你的名字,这是你们的身体与心灵交流的一次机会。
(7)举止。
应聘者开门前要轻轻敲门并说:“我可以进来吗?”进门时应主动打招呼:“您好!我是×××。”进门后随手关门,并向考官点头示意(笑),走到座位前稍微欠身行礼,说出自己的姓名、学历。如果是对方主动约自己面谈,一定要感谢对方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如果是自己约对方面谈,一定要表示歉意:“对不起,打扰您了”,等等。待对方说“请坐”后再向他道谢并就坐。面谈时,不要不停地看手表或者手机,否则,显得不尊重对方。面试结束后,要主动说:“谢谢,太麻烦您了!”然后说:“告辞了。”缓缓走到门口开门出去,注意要轻轻关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