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筹资渠道的指标

二、评估筹资渠道的指标

评估筹资渠道应该考虑下列五个方面的问题。

(1)成本与收益。与贷款的成本相比较,该筹资渠道有什么好处?

评价筹资的成本通常是看它对企业当前所有者的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企业增加的支出。假设有一个企业要筹集20000元,那么它是应该按10%的年利率借这笔款呢,还是应该卖出25%的股份来筹集这笔资金?如果借款,每年需支付2000元的利息,导致其税前利润减少2000元,即如果原来利润是30000元,则支付利息后就减少为28000元。

在股权融资的情形下,因为无须支付利息,所以利润是30000元。但其中只有22500元归当前的所有者所有,因为有7500元(30000×25%)要归新的持股人所有。所以,股权融资情况下利润较高,但归当前所有者所有的较少。

每一种筹资渠道都有其成本,内部融资也是一样。通过出售或变卖存货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处置生产用的机器设备可能会增加营运成本。做融资决策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方式的相关成本。

(2)风险。使用哪种渠道风险最低?

筹集资金时会有一些风险。延期支付贷款有可能导致供应商不满,损害自己的信誉。借来的钱要连本带利归还,所以企业通过借债融来的资金一定要避免无法履行偿债义务。不能按时偿还债务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没收抵押物、被迫破产等。唯一没有风险的企业资金来源就是股权资金,因为是股权投资者本身而不是经营者承担了资金风险。

(3)灵活性。该筹资渠道会降低企业今后再融资和使用经营所得资金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吗?

资金的目的是利润,但对利润的过分关注可能会导致企业在扩大赊购规模或购置存货方面过分谨慎从而错失销售良机。而把赊购作为主要筹资来源又常常会导致企业对少数几个供应商的依赖,导致无法享受来自其他供应商的价格优惠。

(4)控制。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会受到不利影响吗?控制权的削弱会阻碍创业者做出有利于企业利益的决策吗?

内部融资(盘活资产)、借款和使用商业信用不会影响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股权投资人通常有资格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企业营运,但贷款机构(人)一般不参与企业事务,也不像普通股东那样有资格在有限责任公司内行使表决权。

(5)可获得性。哪种渠道的资金更容易获得?

通常,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而在融资时受到一定限制。尽管有时某些渠道看起来非常可行,但实际上也只是一个获得资金的途径而已,并不一定真的能够融到资。

总而言之,对每一项资金来源都要进行成本、风险、灵活性、控制权和可获得性评估。在这些因素中,哪个更重要,哪个不那么重要,这要看具体情况。多种情况下,可获得性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另外一些时候,则主要考虑成本因素。应在综合考虑各种情况之后做出相应的融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