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会理解

三、学会理解

理解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多数人际冲突的产生都是由于人们彼此过分强调自己的立场而不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理解问题的缘故。美国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说成功有任何秘诀的话,那这个秘诀就是这样的能力:了解他人的观点,从你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同时也从他的角度看问题。”

事实上,我们常常忽视这一真理。结果,人们各抒己见,互不宽容,产生了种种冲突和矛盾。也正是由于不能理解别人,许多人的事业毫无进展。演说家卡耐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中写道:“当今,成千上万的推销员拖着沉重的脚步在人行道上蹒跚,疲乏、沮丧,且收入不高。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总是只考虑自己的愿望。……如果推销员能够向我们说明他的服务或他的商品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那么,他用不着向我们推销,我们就会向他买。”其实,理解并不仅仅只是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更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以德报怨”的气量。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学会理解别人,学会作出让步,学会宽容别人的过失。你能理解别人,才能换得别人对你的理解。不能理解别人、苛刻待人的人是很难找到事业上的合作伙伴的,也不会在患难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因此难以成就一番事业。

理解至少有以下好处:首先,理解会使你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自私、心胸狭窄的人是不善于理解别人的,他们的一切想法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久而久之,他的形象就会越来越黯淡,名声受到影响,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其结局必然是:路越走越窄。而天性宽厚善良的人能够体谅别人,宽厚待人,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好评,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赢得朋友,赢得机会,使自己的事业不断升级。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宽厚的性格就为他带来了白玉无瑕的名声。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一家小报的广告栏中出现了“艺人梅兰芳卖画”的字样,显然是有人在假冒梅兰芳之名赚钱。对这种恶劣行为,梅兰芳的朋友们都十分气愤,纷纷准备去那家小报兴师问罪,并准备找出那个冒名者,狠狠教训他一通,梅兰芳却劝阻他们。他对朋友们说,这个冒名者想赚钱不假,但通过卖画来赚钱,想必也是有点真本事的,估计也是个读书人,只不过命运不济罢了。梅兰芳嘱咐他的朋友们先从侧面了解一下冒名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办。经过了解,那人的情况果然同梅兰芳预料的一样,那人得知了梅兰芳先生的宽容后,从此洗手不干了。

其次,理解会使你获得忠诚和友谊。理解显示的是一种胸怀、一种善意。而胸怀宽广、善待他人的人总能得到别人的喜爱,大家都愿意接近和结交这种人,愿意与之共事。善于理解别人,会使你获得下属的忠诚、同事的合作和共事者的友谊。三者合一,就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一大要素,而且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有众人扶持,何事能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