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与融资渠道

一、融资与融资渠道

1.融资,即资金融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融资指资金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资金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包括资金的融入,还包括资金的融出,即不仅包括资金的来源,还包括资金的运用。狭义“融资”指资金的融入,即资金来源。具体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企业内部积累或向企业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资金,保证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既包括不同资金持有者之间的供应,也包括某一经济主体通过一定方式在企业内部进行的资金融通,即企业自我组织与自我调剂资金的活动。资金是一种稀缺资源。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质就是对资金的配置过程。

img

图8-3 融资

2.融资渠道是指资金来源的方向与通路,体现着资金的源泉和流量

认识融资渠道的种类及每种渠道的特点,有利于企业充分开拓和正确利用融资渠道。总体而言,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有以下七种。

(1)国家财政资金。国家对企业的投资历来是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现有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过去由国家以拨款方式投资形成的。

(2)银行信贷资金。银行对企业的各种贷款是各类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银行一般分为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前者为各类企业提供商业性贷款,后者主要为特定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银行信贷资金有居民储蓄、单位存款等经常性资金源泉,贷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满足各类企业的多种资金需要。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它们有的承销证券,有的融资融物,有的为了一定的目的集聚资金,可以为一些企业直接提供部分资金或为企业融资提供服务。这种融资渠道的财力比银行要小,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其他企业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会形成部分暂时闲置的资金,同时为了一定的目的也需要相互投资。这也为融资企业提供了资金来源。

(5)民间资金。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的节余货币,可以对企业进行投资,形成民间资金渠道,为企业所利用。

(6)企业自留资金。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主要是计提折旧、提取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而形成的资金。这是企业的“自动化”融资渠道。

(7)境外资金。境外资金是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是外商投资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