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三昧经》和《观无量寿经》
2025年09月26日
(一)《般舟三昧经》和《观无量寿经》
后汉支谶译出《般若道行品经》等佛经,又译出《般舟三昧经》一卷。《般舟三昧经》是一部大乘禅观著作。“般舟”是梵文的音译,意为“佛立”,“佛现前”。经中说有一种叫做“般舟”的三昧,如果有人修持这种三昧,不仅可以在眼前看到“诸佛悉在前立”,而且可以得受一切佛法,达到最高的智慧迅速成佛。特别其中讲述了观想西方阿弥陀佛的禅法,影响极为深远。据原文的大意,说修持禅定者应持戒不犯,在一个清静的处所进入禅定,一心想念“西方阿弥陀佛”,“一心念,若一昼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以后,见阿弥陀佛,于觉不见,于梦中见之”,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死后可以生往“阿弥陀佛国”[13]。这是最早传入中国的阿弥陀佛信仰的经典,为后世修持“般舟三昧”禅法的依据。
《观无量寿经》一卷,南朝畺良耶舍译,也称《无量寿观经》,简称《观经》。此经教人进入禅定后专心观想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从日想、水想、地想、树想……无量寿佛身想、观世音菩萨想、大势至菩萨想,以及众生(上、中、下三辈众生,又各分三种,共九品)往生的情景之想,共有十六观;说任何人只要修持念佛(包括观想阿弥陀佛和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皆可在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因为各类众生情况不同,往生方式和得到的境界也是不同的。例如,“下品下生”(下品众生中的最下等级者),生前犯有“五逆”、“十恶”的大罪,如果死前听人劝告而专心念佛,就可以灭罪,死后往生西方净土;虽生到净土,但须在莲花中住满十二大劫(难以计算的长时间),莲花才开,他才能听闻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说法。这部佛经后来被作为净土宗的重要经典之一。
大乘的以观佛为中心内容的禅法所观想的佛是很多的,但只有观想阿弥陀佛的禅法最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