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论》的禅法思想
在敦煌本《观心论》发现以前,朝鲜和日本存在此论的不同本子。1570年朝鲜安心寺所刊印本题为《达摩大师观心论》,1908年梵鱼寺将此收入所刊《禅门撮要》之中,改题《观心论》,后署“初祖达摩大师说”。日本的金泽文库收藏有抄于13世纪镰仓时代的本子,题为《达磨和尚观心破相论》。日本《少室六门集》所收的此论称《破相论》。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敦煌遗书中陆续发现此论的不少写本,1930年矢吹庆辉在其《鸣沙余韵》中介绍了S2595号写本,后来此校本被收入《大正藏》第85卷之中。此外还有S646、S5532、P2460、P2657、P4646以及由龙谷大学收藏的敦煌写本(与《修心要论》在同一个抄本)。1932年日本学者神尾壹春在《宗教研究》新九卷五号发表《观心论私考》,据所发现的异本和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百所载:“《观心论》,大通神秀作”,论证此论是神秀著。此说逐渐得到日本佛教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的承认。铃木大拙从1935年到1936年对上述敦煌写本S2595号本、龙谷大学所藏敦煌本、金泽文库本、朝鲜刊本、《少室六门》所收本,作了五本对校,并在《大谷学报》(15卷4号、16卷2号)以及《校刊少室逸书及解说》(安宅佛教文库1936年出版)的附录《达摩的禅法和思想及其他》论文后面发表,后来被收在《铃木大拙全集》(别卷1)当中。但铃木反对作者是神秀的说法,认为此论也是达摩口述,由弟子记录的。[9]
《楞伽师资记》明载神秀生前“不出文记”,那么《观心论》有可能是他的作品吗?正如史书说弘忍生前“不出文记”而有《修心要论》传世一样,神秀也许自己不从事写作,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弟子没有机会把他传授的禅法记载下来并整理成文书。通过后边的论述不难看出,《观心论》的思想与现存其他禅宗史书中所零散记载的神秀的禅法主张是一致的。可以认为,《观心论》是神秀的弟子对神秀传授的禅法所作的记录整理而成的,说《观心论》是神秀述是可信的。
下面主要依据铃木大拙的《观心论》五本对校本(以其中的朝鲜本为主),并参照有关神秀的史料对此论的思想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