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门下三度遭打,大愚山舍—言得悟

(一)黄檗门下三度遭打,大愚山舍—言得悟

义玄(?—866),曹州南华县(在今山东定陶之南)人,也称曹南(意为曹州南部)人,俗姓邢。《临济录·行记》后面所附临济略传(明本《临济录》称〈临济慧照禅师塔记〉)记载:

幼而颖异,长以孝闻。及落发受具,居于精肆,讲究毗尼,博赜经论。俄而叹曰:此济世之医方也,非教外别传之旨。即更衣游方。[1]

《临济录》记载,义玄向众僧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说:

只如山僧,往日曾向毗尼中留心,亦曾于经论寻讨,后方知是济世药,表显之说。遂乃一时抛却,即访道参禅。后遇大善知识,方乃道眼分明,始识得天下老和尚知其邪正,不是娘生下便会,还是体究练磨,一朝自省。[2]

可见义玄在出家之前是以孝道闻名的,出家受具足戒之后,并没有立即信奉禅宗,而是学习和研究戒律(毗尼)和经论,后来认识到这些戒律与经论如同世上只能治表的医药那样,不能从根本上断除世人的烦恼,便改而游方参禅,在得到“大善知识”的指点以后,才领悟关于人生解脱的道理,并且认为任何人也不是生下就会佛法的,必须经过一番“体究练磨”功夫才能把握。

“善知识”,意为“善友”或“师友”。义玄所说的“大善知识”不是别人,正是黄檗希运。他当时在洪州高安县的黄檗山寺院聚徒传授南宗禅法。当时义玄年龄不大,被人看作是“后生”,在黄檗寺一住就是三年,但始终没有引起希运的注意。《临济录》的〈行录〉中有这样一段有趣的记述:

师初在黄檗会下,行业纯一。首座乃叹曰:虽是后生,与众有异。遂问:上座在此多少时?师云:三年。

首座云:曾参问也无?

师云:不曾参问,不知问个什么。

首座云:汝何不去问堂头和尚: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

师便去问,声未绝,黄檗便打。师下来。首座云:问话作么生?

师云:某甲问声未绝,和尚便打,某甲不会。

首座云:但更去问。

师又去问。黄檗又打。如是三度发问,三度被打。师来白首座云:幸蒙慈悲,令某甲问讯和尚,三度发问,三度被打,自恨障缘,不领深旨,今且辞去。

首座云:汝若去时,须辞和尚去。

师礼拜退。首座先到和尚处云:问话底后生甚是如法,若来辞时,方便接他,向后穿凿,成一株大树,与天下人作阴凉去在。

师去辞黄檗。檗云:不得往别处去,汝向高安滩头大愚处去,必为汝说。”[3]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义玄竟没有向希运当面参问过,甚至连应当问些什么也心中无底。寺院的首座对他似乎早已留意,便建议他去参问希运禅师。义玄按照首座的提示去参问希运,所提是极为简单的“如何是佛法的的(按:意为确实的)大意”的问题。结果,希运不仅没有回答,反而把他打了。为什么打他?向他启示什么道理?他一点也没有领会。首座也许是试探他的求知态度和耐性,便又让他去问。结果他又遭打。如此连续三次遭打。义玄至此不明白三度发问而三度遭打的奥妙所在,便沉不住气了,决定离开黄檗山,便去向首座告辞。首座没有提出婉留,而是提醒他应去向希运辞别,然后自己找到希运,希望他对义玄给予接引和启发。于是,当义玄来告辞时,希运指示义玄到“高安滩头”参谒大愚禅师。

那么,“高安滩头”在那里?大愚是谁呢?

高安在唐代是隶属于洪州的县之一,是筠州的治所,地域相当现在江西省的高安县与宜丰县。[4]大愚是山名,地处高安县城的东门外,山麓有寺名真如寺,又名大愚寺;山寺面临湍急奔流的锦江,故称所在地为大愚滩头。[5]大愚禅师以山寺名为自己的号,是马祖弟子之一的庐山归宗智常的弟子。《景德传灯录》卷十记载智常有嗣法弟子6人,虽有“洪州高安大愚”之名,但因“无机缘语句录”未予载录传记。关于大愚,希运在一次上堂说法时提到过,说:

余昔时同参大寂道友,名曰大愚。此人诸方行脚,法眼明彻。今在高安。愿不好群居,独栖山舍。与余相别时,叮咛云:他后或逢灵利者,指一人来相访。(《祖堂集》卷十九〈临济和尚传〉)

“大寂”是马祖的谥号。据希运介绍,大愚虽最后嗣法智常,但也曾与希运同参马祖,对解脱之道有明彻见解,然而为人不好群居,一个人居住在高安县一个山舍中,当年与他分手时曾托他以后推荐聪明的禅僧前去参访。希运此时见义玄前来告辞,便指示他到高安参谒大愚。

义玄参谒大愚的情况,《临济录·行录》与《祖堂集·临济传》的记述虽详略不同,但基本情节是一致的。前者的记载是:

师到大愚。大愚问:什么处来?

师云:黄檗处来。

大愚云:黄檗有何言句?

师云:某甲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某甲有过无过?

大愚云:黄檗与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

师于言下大悟云: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大愚挡住云:这尿床鬼子,适来道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却见个什么道理,速道,速道!

师于大愚胁下筑三拳。大愚托开云:汝师黄檗,非干我事。

师辞大愚,却回黄檗。黄檗见来便问:这汉来来去去,有什么了期!

师云:只为老婆心切。

便人事了,侍立。黄檗问:什么处去来?

师云:昨奉慈旨,令参大愚去来。

黄檗云:大愚有何言句?

师遂举前话。黄檗云:作么生得这汉,待来痛与一顿。

师云:说什么待来,即今便吃。

随后便掌。黄檗云:这风颠汉,却来这里捋虎须。

师便喝。黄檗云:侍者,引这风颠汉参堂去。[6]

《景德传灯录》卷十二〈义玄传〉的记载与此也基本一样。但《祖堂集·临济传》记载,义玄前后两次参问大愚才得以开悟。原文说:

既到其所,具陈上说。至夜间,于大愚前说《瑜伽论》,谈唯识,复申问难。大愚毕夕峭然不对。及至旦来,谓师曰:老僧独居山舍,念子远来,且延一宿。何故夜间于吾前无羞惭,放不净?言讫,杖之数下,推出,关却门。

师回黄檗,复陈上说。黄檗闻已稽首,曰:作者如猛火燃,喜子遇人,何乃虚往?

师又去,复见大愚。大愚曰:前时无惭愧,今日何故又来?言讫便棒,推出门。

师复返黄檗,启闻和尚:此回再返,不是空归。

黄檗曰:何故如此?

师曰:于一棒下,入佛境界。假使百劫粉骨碎身,顶擎绕须弥山经无量匝,报此深恩,莫可酬得。

黄檗闻之,喜之异常。曰:子且解歇,更自出身。

首先将这两段引文中的几个词汇解释一下。“老婆”是指老年妇女、老妪。“老婆心切”是指老年妇女对子女的问题考虑细致周到,唯恐出现什么差错那样的热切心情。“为汝得彻困”,意思是为你的事情已经操心到极点了。“多子”相当“多少”,“子”为“些子”的省略,“无多子”犹说没有多少[7],没有多少东西;可转意为没有什么超出一般的特别之处。“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意为“原来黄檗和尚的佛法没有什么了不起”。义玄用此语表达他已经领悟黄檗禅法的奥妙之处。《瑜伽论》的全称是《瑜伽师地论》,是唐玄奘翻译的重要唯识经典之一。“峭然不对”,是表情严肃,不作任何答语。“须弥山”是佛教所说的位于世界中心的最高的山。

从以上两段引文可知:义玄遵照希运的建议到了大愚山寺,在参谒大愚禅师之时,把自己在希运门下三度发问,三度被打的经历告诉他,当天夜里就在大愚的山舍住宿。义玄曾长期学习经论和戒律,对禅宗不重传统佛教义理和文字的特点没有了解,所以在晚上将以往学习佛法中的疑难问题以及自己对唯识经典《瑜伽师地论》的理解一股脑儿提出来向大愚请教。大愚表情严峻,虽听他一个劲地讲,却默然不作任何答语。翌日早晨,大愚对义玄批评,说他不该大言不惭地向他谈论佛法,将他昨夜所说的一切贬为“不净”之语,并用棒打他,把他推出门外。义玄回到黄檗山,把自己的遭遇如实地向希运作了叙述。希运对大愚以猛烈的手段启导义玄的做法表示赞赏,同时批评义玄不该“虚往”而归。接着义玄又再次参访大愚,这次在大愚的棒打之下终于开悟。

《临济录·行录》略去具体过程的细节,只是比较集中地记述义玄如何在大愚山舍得到启悟的。简单说来就是:一、大愚向他表示,黄檗和尚对他提问佛法问题不予回答,三度施之以棒,不是把他拒之门外,而是怀着如同老妇教导子女那样的热切心肠,对他进行启发诱导,只是他不理解罢了;二、义玄对大愚所说黄檗“老婆心切”的诱导和启示,立即领会,对标榜“以心传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希运语录《传心法要》)的禅宗宗旨,立即领悟,并高兴地说:“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在他已经达到这种意境的情况下,当大愚问他“你见个什么道理”时,他竟反过来在大愚胁下打三拳,就很自然了。在禅宗南宗看来,这是觉悟的表现。当义玄回到黄檗山,向希运讲述自己在大愚一言之下觉悟的情景,希运表示要打他时,他竟向希运掌脸。对于这一掌,希运不仅不恼,反而在“这风颠汉,却来这里捋虎须”,“引这风颠汉参堂去”的瞋骂语中默许了他的悟境。义玄对大愚诱导他得悟,“入佛境界”是十分感激的,认为此恩是终身难以报答的。

这是中国禅宗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这里蕴含着禅宗对佛法真谛、语言表述的独特见解,并且是禅师用棒喝接引弟子、参禅者的一个典型事例。义玄在后来传法过程中,向弟子一再提起自己这段经历,并且以此为例教导说:“为法者不避丧身失命。”[8]

据《祖堂集·临济传》,义玄在开悟后又回到大愚身边,侍奉大愚“经十余年”,直到他去世。大愚死前嘱咐义玄:“以后出世,传心第一,莫忘黄檗。”然而义玄后来不是没忘黄檗,而是自承黄檗希运的禅法,经常称赞大愚。

《临济录》的〈勘辨〉和〈行录〉中有不少义玄在希运身边参禅、学法的记载。他也曾多次到外地游方,到其它禅寺参学。他曾到过朗州德山寺(在今湖南常德)、潭州沩山(在今湖南宁乡)、杭州径山(在今浙江余杭)和大慈山、襄州华严院、河南熊耳山(在今河南永宁县一带)的达摩塔头(达摩墓所),也到过具体地方不明的龙光、三峰、翠峰、明化、凤林、金牛等地。在义玄与参访的禅师的交往中,既有禅语问答,又有棒喝交驰;在禅语问答中,既有蕴含机智的短语、隐喻、反诘语,又有词语清丽,声韵谐美,意境玄远的诗偈。可以说,义玄通过到各地参访,与各种派系的禅师交往、禅机勘验,扩大了眼界,也对当时禅宗界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刻的了解。这对他以后建立临济禅法体系和形成自己传授禅法的独特门风都是有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