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颠与韩愈

(五)大颠与韩愈

大颠,嗣希迁,在潮州潮阳的灵山寺(在今广东潮阳县铜盂村)。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正月,派中使奉迎夙翔法门寺的佛骨到宫中礼拜供养,并让百官百姓赡礼供养。刑部侍郎韩愈(768—824)上表(后称《论佛骨表》)切谏,宪宗大怒,将加极刑,经臣下求情,贬官潮州刺史。韩愈到任以后,因“远地无可与语者”,闻说大颠之名,特召请他到州府交谈(《祖堂集》卷五〈大颠传〉说韩愈曾派人三请,皆不赴,大颠听说韩愈谏佛骨之事后,便不请自往),留十余日。韩愈此后对人提到此事说:“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后来,韩愈至海边祭神,又顺便到灵山寺看望大颠。不久调任袁州刺史,特留赠自己的衣服给大颠作纪念。(《与孟尚书书》,载《韩昌黎文集》卷三)现存韩愈《与大颠书》三封,其中谈到与大颠的谈话,“所示广大深迥”,“论甚宏博”等。(载《韩昌黎文外集》上卷)到底韩愈与大颠谈了些什么,《祖堂集》卷五记述二人谈“佛光”(佛骨能否放光)问题,而在《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详细记载二人谈论儒学与佛法等问题,但其真实性是可疑的。

石头希迁的法系,后世从药山惟俨—云岩昙晟的一支形成曹洞宗,从天皇道悟—龙潭崇信—德山宣鉴的一支形成云门宗和法眼宗。宋代临济宗的觉范慧洪(1071—128)在其《林间录》卷上,据所谓唐丘玄素为惟俨所撰碑文(《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载此碑文),提出当初在荆州另有天王道悟,嗣法于马祖,龙潭崇信是他的法嗣,因此云门、法眼二宗自应属于南岳怀让—马祖的法系。佛学界对此一再发生争论,清初费隐通容(1593—1661)撰《五灯严统》,内容虽袭《五灯会元》,但却把青原行思—石头法系的云门、法眼二宗置于南岳的法系,引起禅宗内部的激烈争论。对此,至今学界仍有持异义者。关于这个问题,陈垣《清初僧诤记》卷一言之甚辩,兹无需详述。

石头法系传承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