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石头希迁及其禅法
当怀让的弟子马祖道一在洪州盛传南宗禅法,名震大江南北的时候,行思的弟子石头希迁在衡州南岳弘传南宗禅法,也声名远扬。
南岳即衡山,又名岣嵝山,在今湖南省衡山县,唐属衡州。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将原来全国的10道分为15道,每道设采访使,检察所属各州。衡州与洪州同属江南西道,受置府于洪州的江南西道采访使的节制。“安史之乱”爆发后,因常年用兵,各地刺史皆统率军旅,朝廷授以“防御使”、“团练使”等名,又在要冲大郡设置节度使,战事停息,则改称“观察使”。湖南观察使治所设于潭州(治所在今长沙),所辖七州中有衡州。
从地理位置上看,马祖传法于江南西道的东北,希迁传法于江南西道的西南,形成遥相响应的两大禅法中心,由于他们的弟子互相往来,使这两个中心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且把他们的禅法不断地传播到南北各地。在马祖、希迁之后,南宗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