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益和法眼宗
2025年09月26日
第五节 文益和法眼宗
在禅门五宗当中,法眼宗是成立最晚的一个宗派。因为创立人文益及其很多弟子曾受到五代时期南唐李氏和吴越钱氏政权的优遇和大力支持,曾在南方显赫一时。
后晋天福二年(937)李昪(曾名徐知诰)代吴称帝,国号唐,都金陵(今南京),史称南唐。在位提倡清政,奖励农桑,定民田税,广用贤才,是当时割据政权中比较强盛的。至中主李景(后改李璟)时占据今江苏、安徽和淮河以南以及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东部广大地区。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驱军南下,南唐中主献地称臣。后主李煜即位,向已取替后周的宋朝称臣纳贡。宋开宝八年(975)为宋所灭。南唐诸王(佛教史书常为“江南国主”)尊崇佛教,在金陵和各地广建寺院、度僧。法眼文益与其弟子智依、匡逸、文遂、行言、智筠、泰钦、慧济等禅师前后受到南唐国主的优遇,在金陵或形胜地区传法。
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在追随董昌镇压黄巢起义军的过程中壮大起来的钱镠被任为镇海、镇东节度使,以杭州为治所。后梁开平元年(907)钱镠被封为吴越王,占据今江苏部分和浙江地区。钱镠在位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奖励通商等。后唐长兴三年(932)死,谥武肃王。后经三主,至钱弘俶(忠懿王)时对宋称臣纳贡,太平兴国三年(978)降宋,国除。吴越国主亦尊崇佛教。法眼宗禅僧先后受到吴越国王的优遇者有法眼文益的弟子德韶、慧明、道潜、清耸,德韶弟子延寿、志逢、宗一、永安、清昱、希辩、遇安、友蟾、行明、慧居等人。[150]
然而法眼宗在禅门五宗中是仅次于沩仰宗消亡较早的宗派,它在进入宋初不久便衰微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