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第2课时

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诗中所描绘的白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带着对白鹭的喜爱之情,我们继续走进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去感受白鹭带来的诗意美。

二、品读感悟

1.从“诗”入手,感受白鹭外形的精巧美。

(1)默读课文第1~5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集体交流。

①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并读出和谐美。

②白鹤太大而嫌生硬……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里写白鹭,还提到了白鹤、朱鹭和苍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对比描写,通过白鹭与三者对比,突出白鹭的小巧美和寻常美。)

③那雪白的蓑毛……黛之一忽则嫌黑。

引导学生抓住“嫌”“一分”“一忽”体会白鹭外形的恰到好处。

拓展阅读: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准节奏,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2.品读画面,感受白鹭活动的韵味美。

白鹭不仅是一首精巧的诗,还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默读课文第6~8自然段,细细品读三幅画面,边读边想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的韵味美的?给三幅图各取一个小标题,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体会。

(1)水田闲钓图。

①为什么不说白鹭“叼鱼”“捉鱼”而是“钓鱼”?从“钓”中你体会到什么?透过画面,你能感受到怎样的心情?(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

②带着你的感受,读出白鹭的悠闲、惬意以及画面的美好。

(2)清晨望哨图。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白鹭,你在做什么,在想什么?透过这幅画面,你又感受到怎样的心情?(质疑激趣,诗意的想象)

(3)黄昏低飞图。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乘着夕阳归去,诗意的恩惠)

3.学法总结。

我们通过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白鹭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种写作手法就是借物抒情。

三、背诵积累,拓展提升

1.依照“一首诗”“一切都很适宜”“水田垂钓”“树顶站立”“黄昏低飞”“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的内容提示,尝试背诵全篇。

2.指名说说欣赏全文后的感受。

3.阅读链接:刘白羽的《白蝴蝶之恋》。

作业设计

1.我会填。

( )的诗  ( )的蓑毛  ( )结构

( )的脚  ( )的长喙  ( )的歌

2.朗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3.文章写白鹭的外形美,为什么要提起白鹤、朱鹭和苍鹭?

作业说明

本课作业共3题:第1题是填写词语,结合课文中具有特点的词语,帮助熟悉课文,丰富学生的词汇。第2题是讨论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3题让学生明确运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所起的作用。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白鹭

外形美 颜色、结构、身段

活动美 觅食、栖息、飞行

第2课时

白鹭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