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正确运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句段,丰富语言积累。
2.进一步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并能仿照练说,描写其他事物。
3.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并能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4.诵读积累咏物诗,进一步感受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并能仿照练说,描写其他事物。
2.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并能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3.诵读积累咏物诗,进一步感受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交流平台
1.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请结合交流平台中的内容,并回顾《白鹭》和《珍珠鸟》两篇课文,想一想,这两篇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把你的发现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2.交流完毕,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白鹭》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平凡之美的赞美和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珍珠鸟》通过描写珍珠鸟由怕人到亲人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及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
3.深入探究。
思考: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总会用到类似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手法,比如:妈妈包的饺子,饺子里蕴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爱。你能够举出其他的例子吗?(梅花——不畏寒冷,喜欢在冬天开放,常比喻那些品格高尚的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二、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1题中的句子,根据前面的学习谈一谈运用对比描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对比的手法能使事物的特点更加鲜明)
2.回顾读过的文章,还有哪些也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小组交流。
3.仿照这样的写法,选择你熟悉的一种事物写一写。
如:窗台上的花、校园中的树、家里养的小动物……
4.小组交流各自写的句子,互相评议修改。
5.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的不同。
(1)学生读句子谈理解。
(2)教师总结:这是一词多义现象,即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用法也不相同。
6.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自由练习,交流评议。
7.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是不相同的?举例说一说。
如:骄傲、墨水、清楚……
三、日积月累
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明白诗意。
2.思考:作者借蝉表达什么感情?
3.诵读积累。
4.认识咏物诗: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也寄托着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