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第1课时

一、破题开篇

1.图片导入:今天,老师同学们一起欣赏一组画,这组画中都有小船、水道、房子……这组画出自吴冠中的笔下,他把江南水乡画到了他的画中,还把这里面的小船写到了文章之中。(出示课题:舟)

2.板书课题“舟”,出示甲骨文的“舟”:它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船形。两边像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

3.引出课题:题目是“父爱之舟”,“之”的意思是“的”,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题的意思。(补全课题:父爱之舟)

二、认字识词,夯实基础

1.会认字。

(1)观察:“栈、枉、嫁、嘲”等字是左右结构,“茧、冤、兼”等字是上下结构,“屑、迪”是半包围结构。

(2)可以用“加一加”的识记方法来识字。

(3)重点识记“兼”,它是会意字,像一只手同时抓住了两棵禾苗,现多引申为“合并”之义。试组词。

2.会写字。

(1)观察:“疼、席、屑、启、迪”的结构。(半包围结构)

(2)发现:“疼、席、屑、启”四个字要注意“撇”的舒展;“迪”的“捺”也要托住上面的“由”,注意三个起伏点。

(3)观察:“考、煮”的结构。(上下结构,都有“老”字头)

(4)学生书写,同桌互动评价。

3.积累词语。

(1)出示词语表中的词语。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读,纠正错音,全班齐读。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理解词语意思。

通过字义理解:报考、路费、轮换、毕业。

找近义词理解:心疼、彩排、启迪、意境、磨灭、精致。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渔船、席子、庙会、糖果、寄宿、师范。

联系上下文理解:教训、抽象、领略。

(3)用自己喜欢的词语,结合恰当的语境练习说话

三、感知文意,标题概括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并填空:这是_______________的父爱之舟。(提示:可以是文中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概括的词语)

3.指名逐段读文:用笔做好记号,文中写到了“我”梦中出现的哪些难忘的场景?尝试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

4.学生交流,完善自己的阅读发现。指名回答,老师相机指导,并呈现信息:

(1)跟父亲卖茧,买枇杷。

(2)摇船去报考,住旅店被虫咬。

(3)逛庙会,吃凉粽子,买豆腐脑,做万花筒。

(4)大雨大雪天,背“我”去上学。

(5)即使变卖东西,也要如期缴费。

(6)到校为“我”铺床,心酸痛苦流泪。

(7)熬夜摇橹,让“我”安心睡觉

(8)偶尔小憩之时,抓紧缝补棉被。

学生齐读,并完善自己的阅读收获。

这一个个画面,有时间、地点,有人物,有活动,这就是场景。

5.请尝试在小标题的指引下,把文中的故事讲出来。

预设句式:这是_______的父爱之舟,文中共写到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场景。

那么多场景,是按照什么顺序把它们串联起来的?(时间顺序)

6.再读课文,这些场景中,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一说。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老师巡视,相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