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第1课时

一、破题开篇

板书揭题,齐读。

思考:什么样的地方可以被称为“天堂”?

二、初读课文

1.学习字词。

第一组:拨着桨 木桩 不可计数

提示:当“数”表示动词时读第三声。由词到句,读好:“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出示榕树图片,并介绍:榕树的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远远看过去就像一片树林,有一个成语叫作——独木成林,说的就是榕树。

第二组:画眉 应接不暇 抛在后面

提示:出示句子,读好:“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猜一猜:“暇”和什么有关?“暇”和时间有关,指空闲。

2.指导书写。

观察“暇”和“抛”,左窄右宽,书写时要紧凑。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3.探究原因: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学生汇报。

预设:茂盛的榕树;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到处是鸟叫,到处是鸟影。

4.讨论:巴金的感叹中,第一处“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用自己的话试着说一说原因。

三、聚焦“榕树”

过渡:作者看到的究竟是怎样茂盛的榕树?

1.默读第5~8自然段,找出描写“茂盛”的句子。

2.指名读句子,交流分享:你最喜欢哪一处描写呢?请学生说说理由。

第一处: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第二处: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第三处: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抓住词句感受“茂盛”。

聚焦第三处,改写句子: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树叶多得不得了,还发亮!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对比谈谈哪一种描写更好,为什么?

预设:“堆”写得很好,写出了树叶的繁密;“照耀”写得很好,写出了叶子富有光泽、生机;“颤动”写得很好,写出了榕树的旺盛生命力。

4.再读句子,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榕树?

预设: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

5.再读三处文字,相机出示树干、树枝、树叶的图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从远到近)

四、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关注教师的节奏及语气。

配图配乐,指导学生试着用舒缓的节奏,赞美、喜悦的语气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