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第2课时

一、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深入把握课文内容

1.小组交流。对本组准备分享的内容进行最后梳理,确定分享的形式、人员分工。

2.小组汇报。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根据课文内容,按照“地道战资料组”“地道中生活和生产组”“地道战战斗组”“地道战防御组”“地道战通信联络组”的顺序来进行分享。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进行提问或补充。

(1)“地道战资料组”分享,介绍地道战的背景。

预设:

①结合地图,我了解了“冀中平原”地处河北省中部,河流纵横,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因为特殊的战略地位,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敌我双方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

②结合查阅的资料,我们知道了“大扫荡”是日本侵略军为了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的地毯式武装歼灭。

③结合图片,理解了“封锁沟”“封锁墙”“碉堡”等词语的意思。

教师相机指导认读生字“侵、略、垒”。

(2)“地道中生活和生产组”分享,了解地道构造之奇。(第4自然段)

预设:我来给大家说说地道是什么样的吧。地道的上面是庄稼地或者街道。地道的顶距离地面有三四尺,地道内部有四尺高,大概一点三米,如果我在地道里,几乎可以直着身子走路了。地道由“大洞”和“小洞”组成,能住人,也能拴牲口……最重要的是里面有“气孔”,人在里面,不会感到憋闷……我们小组还画了“地道构造示意图”,大家看,这是大洞、小洞、气孔……

(3)“地道战战斗组”分享,了解地道战如何打击敌人。(第5自然段)

预设:我们组想告诉大家,地道的出口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一是隐蔽,二是安全。出口旁堆满荆棘,有的旁边还有“陷坑”。更重要的,这里还有“迷惑洞”……地道里还有“孑口”,就是只容得下一人爬过去的关口。

学生分享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认读词语“陷坑”“拐弯”“岔道”等。

(4)“地道战防御组”分享,了解地道如何防御敌人的破坏。(第6自然段)

预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想要破坏我们的地道,那可不容易。对付火攻我们有土和沙;对付毒气我们有严严实实的吊板;对付水攻有枯井和暗沟……

(5)“地道通信联络组”分享,了解地道里信息传递的奇妙方式。(第7自然段)

预设:仅凭吆喝的“无线电”大家都听说过,地面发现敌情常用;地道里有更巧妙的“有线电”,我们来给大家表演一下有趣的“有线电”传播消息……

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提问、评价。

3.讨论交流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原因。

(1)引导学生思考: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地道战这种作战方式打击了敌人,作者两次写到这是个奇迹,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奇迹”的?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2)全班交流。

预设:

①冀中人民特别勇敢、特别智慧,面对敌人的“扫荡”积极想办法。

②地道设计精巧、合理,让敌人根本想不到,他们对地道中的情况一无所知,摸不着头脑,我们对地面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也是胜利的原因。

③我认为从日本侵华战争,到日军在冀中地区的“大扫荡”,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敌人的毒辣,他们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我们也看到了面对日军,人民群众所表现出的坚持和无惧。

4.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冀中的地道战》,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智慧。

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把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讲明白的?

预设:

(1)先讲地道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讲地道的式样特点以及怎样粉碎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攻;最后讲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2)总结写法。

①从不同角度表现事物的特点。

②借助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③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叙。

(3)结构特点:总起——分述——总结。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三、学习写字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把字写好的方法。

2.重点指导笔画较为复杂或易错生字的书写。

(1)“侵、略、妨、陷、拐”等为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陷”字右边上面是“⺈”部,下面是“臼”。注意写“臼”时,先写左边,后写右边,最后封口。注意“臼”的笔顺:第一笔是短撇,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左边的短横,第四笔是横折,第五笔是右边的短横,第六笔是下面的长横。

(2)“筑、党、蔽”为上下结构,书写时上窄下宽。“党”字的前三笔“竖、点、撇”,不能写成“点、点、撇”。“蔽”字左下部分的笔顺容易错,应为:点、撇、竖、横折钩、竖、撇、点,右边的“攵”不要写成“夊”。

(3)可以通过书写词语加强记忆。如“侵略”“修筑”等。

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3.观看电影《地道战》,回顾课文,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作业说明

第1题,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用得特别恰当的词语,写得特别生动的句子,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摘抄优美语段,有利于语言的积累。

第2题,复述故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激发阅读兴趣。

第3题,通过观看视频,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冀中的地道战

时间:1942到1944那几年

原因:粉碎敌人进攻

作用: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特点:基本式样、出口、通信方式

地位:抗日战争史上伟大的奇迹

第2课时

冀中的地道战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