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回顾课文,交流作者读书的经历。

二、梳理作者的读书方法,讨论对此方法的看法

1.梳理作者读书的方法。

预设:七岁读《三国演义》,是一知半解地读。

读《水浒传》《荡寇志》,是比较着读。

《红楼梦》十二三岁时读,中年以后再读,是反复读。

1980年后读“万卷书”,是挑选、比较读。

2.你用过哪些方法?还有哪些方法?

3.讨论一知半解地读书好不好。

(1)出示老舍《谈读书》,学生了解老舍的观点。

(2)全班交流,重在谈理由,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

(3)小结:读书的方法很多,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三、结合生活经历,说说读书的好处

1.在作者的笔下,读书带来哪些好处?

2.你认为读书还有哪些好处?

3.思考:“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忆读书

七岁  《三国演义》    一知半解地读

后来  《水浒传》《荡寇志》  比较着读

十二三岁  《红楼梦》

中年以后  《红楼梦》  反复读

1980年后  《西游记》《封神榜》和现代文艺作品  挑选、比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