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板书:落花生(读题)

2.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几件事?

3.花生收获是意外的惊喜,于是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我们跟随作者去参加他们的收获节吧!

二、比较阅读,感悟品质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花生的好处。

2.研读父亲的话,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师点拨。

img

3.桃子、石榴、苹果给人的印象是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那花生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不炫耀,不张扬,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教师总结:这就是落花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它是这么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4.此时,你对花生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带着这种情感再读第10自然段。

三、品读明理,突破重点

1.父亲拿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比较,其目的是什么?

(1)理解父亲的话。父亲希望我们做怎样的人呢?

(2)理解“我”的话。

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理解“体面”。

出示“体面”的三个意思:面子、身份、体统;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的?

②理解“有用的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

教师总结:做人不分高低贵贱,工作也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你做的工作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好处,你就是有用的人。

(3)补充资料,感受许地山落花生的品格。

①出示资料:

许地山,笔名落华生。在香港大学任教时,对香港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抗日战争期间,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号,以笔当枪,写抗日小说,表达人民坚持抗战的意志和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艺界的极大好评,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的作品”。他曾经说:“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奉献。”

②许地山为什么以“落华生”为笔名?结合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③教师总结:许地山的一生践行了花生的品格,他就是一个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人!这篇文章写的是花生,实际是说做人的道理,花生的品格就是许地山的品格。像这样抓住事物的某个特点来写人的品格的写法就叫作——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

四、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从吃花生到议花生,学习详写和略写。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4.阅读链接:列夫·托尔斯泰的《牛蒡花》。

作业设计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落花生》一文围绕“落花生”依次写了一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详写,把________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

(2)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借花生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小练笔。

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灯

作业说明

第1题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重点和难点,巩固知识,学习写作方法。

第2题是课后小练笔,初步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如蜜蜂的品格是“勤劳、无私、团结”,我们可以借蜜蜂来比喻生活中无私奉献的老师军人等。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落花生

img

第2课时

落花生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