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一、认识作者
1.认识作者。(出示清少纳言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2.板书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组教学,学习字词。
(1)黎明 漆黑 红晕 巢窠 凛冽
指名读并指导书写。
观察“黎”和“漆”,找找相似之处:都有“氺”部。
(2)夜幕降临 心旷神怡
观察“幕”,看字形猜字义:字里面有个“巾”,帷幔遮盖在上面。猜一猜“旷”:太阳照在广阔的地方,心情很舒畅。
带着理解读句子: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三、整体感知,感受独特
1.交流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有什么独特之处?
预设:按时间顺序写。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
文章的特点:语言简洁、生动。
2.聚焦“春天”,发现动态画面。
走进春天的黎明,自由读,尽可能地读出美。指名读,指导读好“一点儿一点儿”。
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思考:描写顺序可以变吗?说说理由。
引导学生发现:颜色在逐步加深,是动态变化的。
3.小结:在我们的生命中,经历过无数美好的黎明。但清少纳言不一样,她用心感受这美好的黎明,她爱这黎明变化的色彩,爱这黎明悠然的清新。
4.尝试背诵第1自然段。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动态
1.自由读第2自然段,想象“夏之夜晚”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预设:
三种夜: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
出现的景物:无数的萤火虫、朦胧的微光
2.思考:三种夜蕴含的画面非常丰富,但是,作者却写得非常简洁。明亮的月夜只用了三个字“固然美”,后面也只用了一两句话。这样的描写给你什么感觉?
3.指导读好连接词“固然”“也有”“即使”。指名读,齐读。
4.联系上下文,发现“大背景”下的动态美。
(1)思考:是什么把清少纳言迷住了?学生自由说一说,并说理由。
(2)填空: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________________,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__________________, ,这情景着实迷人。
(3)小结:迷住清少纳言的不是单一的事物,这蒙蒙细雨的夜晚就是一个“大背景”,那种宁静、深邃的映衬,让其中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更加迷人。
(4)回归课文,你还能找到“大背景”之下的动态美吗?
出示要求:任选第3、4自然段,找出“大背景”及其动态美。
小组汇报。(提示:“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熊熊的炭火”“暖和的火盆”)
五、配乐朗读,品出韵味
1.男女生配合,配乐朗读。
2.说说你的收获并梳理。
写作顺序:可以按时间顺序写出观察所得。
独特韵味:联系上下文可以体会到“大背景”之下的动态美。
3.课文所写的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还有哪些小秘诀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