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第1课时

一、明确阅读要求,提示“带着问题读”的方法

1.提示学生运用“带着问题读”的方法。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把问题简要记下来,可以带着问题读课文。

预设:

①什么是搭石?

②搭石有什么用?

③围绕“搭石”作者写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

(2)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更多问题,可以带着新的问题读课文。

2.提醒注意事项,让学生阅读后记录问题。

(1)要在确定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记下所用时间。

(2)记录阅读时间后,要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写完问题后,再完成检测题。检测题在完成阅读后才可以看,完成检测题时不可回读课文。

二、记录阅读时间和问题,检测阅读效果

1.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记录阅读时间。

(1)利用多媒体设备,投影一个计时秒表,方便学生阅读完成后立刻得知阅读时间。

(2)巡视、观察学生阅读情况,检查是否按要求记录时间和问题,再完成检测题。

2.出示检测题,检查学生阅读效果。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词。

脱鞋挽裤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汛期 平衡 间隔

(“调、间”是多音字)

(3)指导“懒、衡”的写法。

“懒、衡”三部分要写得匀称,中间部分的最后一笔为了避让右边,都要变成点。

三、梳理主要问题,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并初步梳理:刚才大家带着问题阅读,有些问题可能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明白,也可能在阅读中产生了新的问题。同学们把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阅读中产生的新问题在小组中进行梳理,筛选出对于理解课文最有价值的问题。

明确要求:

(1)在小组内提出问题,请一名同学进行记录。也可以把问题写在即时贴上,提醒学生每张即时贴只记录一个问题,便于归纳和梳理。

(2)小组讨论,归类梳理问题。提醒学生可以回顾学过的梳理问题的方法,从有关内容理解、主旨把握、写作方法、受到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梳理。

预设:

①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什么是搭石?它有什么用?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

②和课文的主旨有关的:搭石承载了哪些美德

2.筛选出对于理解课文和把握主旨最有价值的问题。

(1)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和主旨?结合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请筛选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几个问题。

(2)引导学生带着筛选出来的问题,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让搭石、赞搭石)

作业设计

1.快速朗读课文,记录朗读时间。

2.规范抄写生词,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3.你对课文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呢?请同学们自由分组,查阅资料或认真阅读课文每一部分具体内容,准备下节课分享。

作业说明

第1题,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自觉运用到阅读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2题,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用得特别恰当的词语,写得特别生动的句子,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摘抄优美语段,有利于语言的积累。

第3题,搜集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积累,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