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一、古诗导入,初识“读书”
1.出示关于读书的词语。
凿壁偷光 好学不倦 学富五车 夜以继日
废寝忘食 学而不厌 学海无涯 博览群书
(1)指名读、全班齐读词语。同学们,这些词语都是讲什么呢?
(2)这些都是关于读书的词语。有些就是根据古诗提炼出来的。
2.出示关于读书的古诗。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师生合作读,谈谈自己对读书的理解。
(2)这些都是和读书有关的诗句,在我国古代,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对读书都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谈读书》。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家作品,感知课文
《论语》成书于战国时期,是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言行的典籍。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是南宋学者、理学家朱熹写的一篇启蒙读物。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学生互评。
(1)正音“耻、识、诲、寝”。
(2)重点提醒“诲”读第四声,并利用组词的方式理解“耻”的意思。
3.划节奏读,读好停顿。
4.老师范读,全班齐读。
四、学习课文,理解意思
学习第一则。
1.学生通过对照注释,理解文意,小组讨论后回答。
预设: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孔子名言,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风气。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这是孔子教育弟子们的,要知道学与教都是永无止境的,不能够满足已有的成绩而停步不前。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意思是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意思是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2.提炼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通过理解注释,大致知道文言文的意思。
3.说一说:这六句话为我们介绍了哪些读书方法?
引导学生提炼出:聪敏勤学、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学思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