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指名交流)
2.作者是如何推论出这一结论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感悟,学习方法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向我们逐步展示“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事物时,是怎样把文章内容写得具体、生动的。
(1)学生默读思考。
(2)小组交流。
(3)指名小组代表汇报。
预设:作者在向我们展示“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事物时,采用了大量的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文章内容写得具体、生动。
(4)请分别找出相关的语句。(学生小组交流,指名全班交流)
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44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①指名学生读。
②小组讨论:这里的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有什么好处?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③小组代表交流。
预设:
a.举例子:运用列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用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使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让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b.列数字: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用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小结:有了大量真实的例子、精确的数字说明,通过事物之间简单的比较,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具体、生动地展示出来了。
2.请根据上述分析,再次阅读课文,并在小组间交流,验证所使用的这些说明方法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是否也能恰当地使用这些说明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明效果。
(1)学生带着体验朗读课文。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通过这篇科普说明文的学习,你有怎样的收获?(课文内容、学习方法、写作技巧)
作业设计
介绍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动物或某种食物,并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把内容写具体。
作业说明
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运用中,不断增加语言积累,并使课堂知识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为学生终生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第2课时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