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教学建议
1.相互交流,方法提炼。“交流平台”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交流,总结了找书的方法。或沿着课文找书;或从感兴趣的方面找书;或从作者的作品来找;或从书的类型找;或从一篇找到整本。
2.借助比喻句,表达对书的理解。“词句段运用”出示了三种对书的比喻,分别出自《我的“长生果”》、莎士比亚的名言及英国作家尤安·艾肯的散文《走遍天下书为侣》。
3.在练习中,锻炼逻辑思维。“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是将多个语义连贯的句子打乱,请学生按顺序排列。在排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赏名家帖,感知中华书法之魅力。“书写提示”节选了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一部分。字体温润峭劲,兼有隶书笔意,是楷书代表作之一。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欧阳询书法平正端庄、险劲生动、气韵萧然的特点。
5.品经典诗文,感古韵之美。“日积月累”出示的是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其二,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蒙冲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漂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交流好的阅读方法,培养持续长久的阅读兴趣。
2.能写与书相关的比喻句,并能根据句意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3.掌握楷书书写的要点,初步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4.积累《观书有感》二首,理解诗中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写与书相关的比喻句,并能根据句意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2.积累《观书有感》二首,理解诗中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