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教学建议
1.学生交流,总结方法。
“交流平台”围绕本单元中描写的场景、细节,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先回顾三篇课文中印象最深的场景、细节,其次,通过朗读、想象、结合生活实际来交流感受,最后梳理和总结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课文,体会特点。
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不同形式结尾的特点。三个结尾有相同之处,都照应题目或开头,也有各不相同之处。通过列举三篇文章的结尾,我们不难发现,《慈母情深》的结尾,交代了事情的结果,省略号的作用不容忽视,它蕴含着“我”对母亲那无私之爱的感激之情;《桂花雨》的篇末点明主题,一个“又”字,表达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对故乡的那份思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结尾,照应文题,深化了主题。拓展运用:我们学过的文章中,还有哪篇文章的结尾和以上有相似之处的,试举例。
3.想象画面,体会作用。
精读课文中的两段场景描写,学生再次朗读描写的场景,体会的情感会更进一步。小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因而对文本传递的信息理解不够到位,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既可以感知故事的内容,又可以体会到故事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上学生的想象,能加深对文段的感悟。
4.结合生活,尝试写作。
书中的两个片段都围绕着“第一次”来进行,写出了主人公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触动了内心最敏感脆弱的情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先谈一谈这两句话读完以后的理解,再联系生活来回想自己成长中类似的“第一次”,并把当时的想法或感受记录下来。
5.多种朗读,明了道理。
“日积月累”围绕着“勤俭节约”这一主题选取了古代圣贤的名句,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反观自己,督促自己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回顾印象深刻的场景,通过交流,总结好处。
2.结合课文内容及题目,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感知其作用。
3.想象画面,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4.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结合成长的经历,尝试写出自己的“第一次”。
5.多种朗读形式中,感悟蕴含的道理,并背诵名句。
教学难重点
1.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结合成长的经历,尝试写出自己的“第一次”。
2.多种朗读形式中,感悟蕴含的道理,并背诵名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