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第1课时

一、课题导入,说说太阳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教师提问:说说你眼中的太阳。

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眼中的太阳。

课件出示:________的太阳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这是我们眼中的太阳,可是太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张姞民,一起了解她笔下的《太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太阳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段落序号。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测预习情况。

(1)读音需要注意的字:“摄、氏、殖、粮、炭、区、杀、菌、疗”。

学生齐读、教师重点强调“摄”字的读音。

(2)重点理解的词语:“寸草不生、摄氏度、繁殖、粮食、煤炭、飘浮、地区、杀菌、治疗”。

学生齐读,教师重点指导“寸草不生”的意思。寸草:一点儿草。寸草不生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知识。

(1)画出文中关键句。

课件出示:“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分别找到两部分内容的具体段落。

第1~3自然段介绍了相关知识。

第4~8自然段介绍了太阳和人类密切的关系。

三、深入课文,描述太阳

1.深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1)范例:“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板书:距离远)

学生思考,展示。

预设1:“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板书:体积大)

预设2:“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板书:温度高)

(2)借助板书,介绍太阳。

(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3)教师小结:抓住太阳特点进行介绍,会让读者对太阳有更加清楚的了解。(板书:抓住事物特点)

2.学习第4~8自然段,思考:太阳和人类有哪些关系?

(1)学生默读课文,说一说:太阳和人类有哪些关系?

动植物、吃穿、自然资源、自然气候、预防和治疗疾病。(板书:关系密切)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太阳能发电、太阳能路灯……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3)教师小结: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