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第2课时

一、背诵诗句,复习导入

1.出示插图和诗句,全班齐读。

2.熟读成诵。

二、初读《长相思》

1.出示资料: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才华横溢,擅长作词,被誉为清代词家三绝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可惜三十岁时英年早逝。《长相思》是词人被派出巡时,行军路上的记录。

2.提出任务: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读一读,选择朗读停顿合适的句子,画上“√”。

①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

②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

(2)根据提示,指名读,齐读整首词。

(3)小组合作:边读词边思考:动态描写的画面有哪些?

指名汇报。教师出示动态的画面: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结合注释,请学生说一说意思。

预设:外面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可没有这样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三、发现诗中情感

1.结合全词,作者仿佛听到了,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读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感受到将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着“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仿佛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词人也许回想起故园的_______声、_______声和_______声,这样写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结:写景是为了寄托情感。(板书:借景抒情)

3.《山居秋暝》《枫桥夜泊》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预设:

(1)《山居秋暝》中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看出作者寄情山水,向往自由。

(2)《枫桥夜泊》中的“江枫渔火对愁眠”看出作者的羁旅之愁。

作业设计

1.背诵三首古诗词。

2.指导书写“愁、寺”,说说书写的注意事项。

3.默写《枫桥夜泊》。

板书设计

古诗词三首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