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出示,甲骨文的“鼠”字,学生猜字。
教师过渡:生活在田里的鼠,我们称为——田鼠,肚子上有个袋子的鼠,我们称为——袋鼠,喜欢吃松子儿的鼠我们称为——松鼠。
板书课题,教师指导“鼠”的笔顺。
2.初读课文,看看作者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松鼠。
学生朗读课文。
二、字词教学
1.课件依次出示,学生齐读:
第一组强调读音。
追逐 蛰伏 榛子 圆锥 梳理
第二组关注词义。
驯良:和顺善良。
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清秀:美丽而不俗气。
矫健:强壮有力。
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玲珑:(东西)精巧细致。
第三组读出重音。
面容清秀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格外漂亮 十分警觉
2.提问:透过词语,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松鼠?
预设:
学生1:我看到了一只漂亮的松鼠。
学生2:我看到了一只乖巧的松鼠。
学生3:我看到了一只灵活的松鼠。
……
三、梳理信息,了解松鼠
1.默读课文,按照相关信息提示,找出相应段落。
课件提示:
预设:
①描写松鼠的外形特点的段落是第1自然段。从中可以看出松鼠的漂亮。
②描写松鼠的性格特点的段落是第2自然段。从中可以看出松鼠的驯良。
③描写松鼠的行为特点的段落是第3~4自然段。从中可以看出松鼠的乖巧。
④描写松鼠的生活习性的段落是第5自然段。从中可以看出松鼠的生长情况。
教师小结:作者围绕松鼠的特点,分段介绍了事物的不同方面,这时我们眼前就会出现一只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
2.作者又是如何描述每一个特点的呢?请仔细品读,看看都介绍了哪些方面?
课件出示: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作者选择了一定的材料详细说明,分段介绍了松鼠的每一个特点,这样松鼠的特征就会变得更加鲜明,今后写说明性文章时也要围绕特点分段描写。
四、拓展延伸,尝试应用
话题:选择一种事物介绍,你打算抓住事物的哪些特点?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评。
教师小结:介绍事物时,要围绕事物的特点,这样才能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