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2025年11月27日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简介写作背景
1.同学们,你们正值少年,就像初升的太阳,拥有无限美好的未来。祖国美好的明天,正等着你们去创造。早在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谁来说说对梁先生这句话的理解?
2.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梁启超和戊戌变法的资料。
3.简介写作背景。
当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一起领导“戊戌变法”,想通过变法改良,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可惜,变法失败。他与康有为被迫逃往日本。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被各国欺压,一步步衰败。为了唤醒民众,梁启超挥笔写下气吞山河的名篇——《少年中国说》。
二、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1.这是一篇文言文,师生一起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出示任务。
(1)自由读课文。
第一遍: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反复读。第二遍:结合注释,带着思考读,注意句子中的停顿。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第三遍:带着问题读,自己尝试解决。
(2)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指导正音。
4.出示生字在文中的出处,随文识字,扫除生字词障碍。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矞矞皇皇 鳞爪飞扬
百兽震惶 奇花初胎 地履其黄 与国无疆 美哉
结合注释,试着说出这些词语的意思。再读课文,读好节奏。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炽热的爱国之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
2.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2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3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3.全班齐诵课文,指导调整语速、语调,读出气势。
四、书写指导
1.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
2.学生书写生字。互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