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第1课时

一、谈话交流

1.回顾观察表,聊发现。

(1)出示优秀的观察表,指名说说观察的自然现象或景物。引导学生重点谈谈看到的画面和内心的感受。

(2)教师板书:即景。“即”表示“当时”,“即景”表示当下看到的景物,时间跨度不能过长。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观察对象,如:月夜即景、雨中即景、日出即景、夕阳即景……

2.板书揭题。

二、明确要求

1.提出任务:请学生快速浏览教材,思考本次习作的要求。

预设:

(1)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

(2)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2.联系课文。

出示片段一: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么写出动态的?

梳理:

①“溜”“爬”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动态变化。

②运用了“先、再、渐渐”等关联词,有顺序地写出了变化过程。

③通过画面中月亮的形状变化写出了动态过程。

3.思考:你观察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中,哪些是有动态变化的?说说理由。

学生汇报。

预设:景物的颜色、明暗、声音、气味、大小、数量等方面描述出景物的动态。

4.学生练笔。出示要求:你观察的景物哪一处最吸引你?抓住特点,尝试写出动态变化。

三、例文引路

1.出示例文: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了,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学生交流发现:

①景物描写加上了人物的活动,画面活了。

②作者看到景物,发挥想象,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幻想。

2.小结:景物的描写加上人物的活动,同样可以写出景物的变化。

3.学生练笔:可以写一写把景物当成人的活动,也可以写一写你的感受和想象。

四、评价反馈

1.小组合作:四人一小组,交换习作互读,初步评价习作。

(1)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动态。

(2)加入人物的活动,写出感受。

2.推荐优秀练习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