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字词复习。
2.回顾: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指名说。
二、品读课文,体会主题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把你感触最深的地方画下来,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慈母情深”。
学生自主阅读,试勾画相关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老师巡视指导。
2.教学第20~34自然段。
(1)这一场景写的是“向母亲要钱,母亲给钱买书”。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我”与母亲的对话,注意语气。
(2)这组对话中,母子之间的一问一答特别简短,关注标点符号,你发现了什么?
问号表示母亲对“我”的到来很诧异;省略号则表示“我”说话吞吞吐吐,感受到“我”对“要钱”这件事,内心十分迟疑和懊悔。
再读对话,加深体会。
(3)课件出示: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学生自由朗读,尝试通过对话内容和标点符号来体会人物不同的内心想法。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指名读,互评。
(4)课件出示: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请你朗读这句话,并想象当时的场景,结合人物描写,来说说你的感受。
(5)因为有这样一位慈爱的母亲,“我”被当时的场景深深触动,于是“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句式:“我”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鼻子一酸”。
学生练习上述句式说话,全班交流。
回忆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指名来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反复修辞
过渡:本篇课文在描写方法上让我们感受到了平凡的生活中,蕴含着的无私母爱。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作者还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添一份感动。
1.课件出示: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自由朗读以上语句。
这是怎样的一个工作环境?用一个词来形容。(震耳欲聋)
“震耳欲聋”是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只是一会儿的时间吗?从文中字里行间中找到答案。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母亲大声问……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
想象:假如是你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你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
结合文中插图,来说一说。
(板书:环境描写)
2.课件出示: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老师范读,这部分写得非常特别,你发现了什么?
把“我的母亲”放在前面有区别吗?读一读,说一说。
这是“我”的母亲吗?她曾经是怎样的?
这样慢镜头的回放,让“我”感受到了母亲的不易。
想象:假如你看了自己的母亲这样挣钱,你有怎样的感受?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提问:如果说前一句是慢镜头,那么这一句就是快镜头了。哪个词给你这样的印象?
尝试换成其他表示速度快的词语,行吗?
(板书:动作描写)
再次朗读上述语句,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反复修辞。
出示反复修辞的好处,学生结合相关语句来说一说其表达效果。
四、结尾部分,令人回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尾部分,思考:“我”为什么要给母亲买一听水果罐头?
2.在这部分中,有一句话非常有深意。出示: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总结:家里的钱来之不易,不能乱买其他东西了;以后不能辜负母亲对我的期望和支持,努力学习就是对母亲的感恩和为人子的责任。
3.教师总结: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课文结尾处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对“我”有了更加深刻丰富的意义。尤其是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对“我”后来踏上写作之路有着引领作用。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善小练笔,并读给他人听。
3.推荐阅读梁晓声的作品《母亲》。
作业说明
第1题为朗读作业,学生在对课文有充分的感知后,再读文章,才显得感情充分,读得深入人心。第2题为课上口语的一个延伸,学生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的前提下,记录下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第3题为课后的一个拓展阅读,我们在关注该篇文章的同时,点燃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的书籍对学生就有了吸引力。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慈母情深
抓关键词概括
结合社会理解
第2课时
慈母情深
环境描写
动作描写
反复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