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落花生

第2课 落花生

❀备课资料❀

课文赏析

《落花生》是一篇记叙散文,它运用对话写人记事,在平淡如水的记叙中,蕴含了殷殷的深情。收获花生的夜晚,父母兄弟姊妹,数人围坐一屋,品尝着自己亲手劳动种植的花生,言欢意惬,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娓娓道出文章的主旨。全篇课文一共15个自然段,抓住“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环节,通过语言描写,讲出人人都懂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种花生的缘由,种花生的过程都是简写。“居然”写出了花生收获所带来的意外惊喜。第2、3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父亲也来了,从“实在很难得”可以看出父亲工作的繁忙。

第4到15自然段以语言描写为主,行文简洁明快,没有拖泥带水的絮絮叨叨,没有故弄玄虚的玄机妙语。以父亲的问话展开,“你们爱吃花生吗?”“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由浅入深,让我们了解花生的品格,从而明白做人的道理。文章中的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揭示了花生的可贵品格:质朴无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父亲的期待中,“我”明白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点明文章中心。

《落花生》虽属记叙散文,却也是借物喻人的典范。作者正是借“落花生”这个最平易,最常见,而又有益于人类的小小植物,寄托了他“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朴实而可贵的志向。作者将对花生好处的认知,自然贴切地移接到对人生、社会的认知上。这就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爱憎、好恶及默默奉献的朴实可贵的人格。“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阅读链接

牛蒡花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我穿过田野回家,正是仲夏时节。草地已经割完了,黑麦刚要动手收割。

这正是万紫千红、百花斗妍的季节:红的、白的、粉红的、芬芳而且毛茸茸的三叶草花;傲慢的延命菊花;乳白的、花蕊黄澄澄的、浓郁袭人的“爱不爱”花;甜蜜蜜的黄色的山芥花;亭亭玉立的、郁金香形状的、淡紫的和白色的吊钟花;匍匐缠绕的豌豆花;黄的、红的、粉红的、淡紫的玲珑的山萝卜花;微微有点红晕的茸毛,和微微有些愉快香味的车前草花;在青春时代向着太阳发着青辉的、傍晚即进入暮年、变得又蓝又红的矢车菊花;以及那娇嫩的、有点杏仁味的、立即就衰萎的菟丝子花。

我采了一大束各种的花朵走回家去。这时,我看见沟里有一朵异样深红的、盛开着的牛蒡花,我们那里管它叫“鞑靼花”。割草人竭力避免割它,如果偶尔割掉一株,割草人怕它刺手,总是把它从草堆里扔出去。我忽然想要折下这枝牛蒡花把它放在花束当中。我走下沟去,把一只钻到花蕊中间、在那里正睡得甜蜜蜜懒洋洋的山马蜂赶走,就开始折花了。然而这却是非常困难的:且不说花梗四面八方地刺人,甚至刺透了我用来裹手的手巾——它并且是这样惊人坚韧,我得一丝丝地把纤维劈开,差不多同它搏斗了五分钟光景。末了,我把那朵花折了下来。这时花梗已经破碎不堪,并且花朵已经不那么鲜艳了。此外,由于它的粗犷和不驯,同花束中娇嫩的花朵也不协调。我惋惜我白糟蹋了一枝花。它本来在自己的位置上是好好的,于是把它扔掉了。“然而生命是多么富于精力和力量的啊”,我回忆折花时所费的气力,想到“它是如何努力地防卫着,并且高傲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呵”。

回家的道路,是在休耕的、刚刚犁过的黑土的田地中间穿过的。我沿着满是尘土的黑土路爬坡走着。犁过的田地是地主的,非常广大,道路两旁和前面斜坡上,除了黑色的、犁得均匀的、还没有耙过的休耕地之外,什么也看不到。犁得很好,整个田地里连一棵小植物、一棵小草都看不见,全是黑色的。“人是一种多么善于破坏的残酷的动物啊,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他毁灭了多少种动物、植物”。我一面想,一面不由得在这片净光的黑土地里找寻活的东西。在我前面道路的右边,发现一棵灌木。当我走近了的时候,我认出这棵灌木仍然是“鞑靼花”,跟我徒然把它的花折来并且扔掉的那棵一样。

这棵“鞑靼花”有三个枝杈。其中一枝已经断掉了,残枝像砍断的胳膊突出着。另外两枝都有一朵花。这两朵花原是红的,现在变黑了。一枝是断的,断枝头上有一朵沾了泥的花耷拉着;另一枝也涂抹了黑泥,但仍然向上挺着。看样子,整棵灌木曾被车压过,过后才抬起头来,因此它歪着身子,但总算站起来了。就好像从它身上撕下一块肉,取出了五脏,砍掉了一只胳膊,挖去一只眼睛,但它仍然站起来,对那消灭了它周围弟兄们的人,决不低头。

“好大的精力!”我想道,“人战胜了一切,毁灭了成百万的草芥,而这一棵却依然不屈服。”

课文基础字词句

1.本课要求会认“亩、吩”等生字,其中“便”为多音字,学生可以课前预习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要求会写的字有“亩、播、浇、吩、咐、亭、榨、慕、矮、谈”,指导书写时重点注意“慕”字的最后两点,是并列的。

2.课文主要采用语言描写,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抓住对话感受花生的特点,读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教学建议

1.角色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本课主要是语言描写,文章浅显易懂,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可以通过角色朗读来理解其中的重点词句。如“最可贵”“很有用”等,让学生在对话中悟出父亲的话的道理。

2.品读方法,仿写练习。这篇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在充分接触文本后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讨论:作者借助花生比喻怎样的人?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能认识到自己身边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作贡献的普通劳动者。例如: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快递员等,他们是值得我们敬重的。课后习题中有小练笔,指导学生做这个小练笔时,要学习文章的写法,思考这些事物的特点,让学生采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事物的特点,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

3.查找资料,升华主题。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学习课文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的由来,让学生深入理解最后一句话“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等生字,会写“亩、播”等生字,掌握多音字“便”。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对话感受花生的特点。

3.能说出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5.理解体会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对话感受花生的特点。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3.理解体会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准备

1.查找花生资料,查找作者许地山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