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5年09月26日
一
严子陵可上太学或精舍了。
太学要求年及加冠,严子陵还不够格。好在精舍没有年龄限制,祖父严景仁决定送孙儿上精舍。
离家最近的精舍,在百里外的山阴县。严子陵年龄小,严家上下有不舍,更有担心。
为了打消家人顾虑,严景仁打算亲自去山阴陪读。
严景仁的决心,源于满月酒上发生的那桩奇事。原本,他对方士的谶言将信将疑,甚至疑多于信。事后,也有邻居背地传言,说是有人亲见那个方士把鲈鱼鲞从竹竿上摘下来,移至石槽上面。随着孙儿的发育成长,以及孙儿的天才表现,严景仁对方士的谶言笃迷深信。“望孙成相”的梦想,在他的心头炽烈起来。
瞎子伯伯为赵信取字“胜之”,要他也去山阴读书。
有赵信同往,严景仁的心宽了不少。赵信年长,今后严子陵在精舍的读书生活,可以托他照顾着一些。
汉时的精舍与太学同层级,属高等教育场所。太学为官学,精舍为私学。精舍虽为私学,因往往有名家大儒执教,办学规模和学术声望并不亚于太学,有的还在太学之上。规模小的精舍,仅有几十上百名学生;规模大的,则有几千甚至上万学生(王莽新朝始,随着太学的扩建,精舍规模有所萎缩)。初入精舍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诗》《书》《礼》《易》和《春秋》五经中选修一部。在学通一经后,方可选修其他经书。
成帝河平元年(前28),过完上元节,严景仁带着严子陵和赵信,由水路抵山阴。
山阴精舍规模不大,三百来名学生。严子陵和赵信同拜名儒计佑为师,选学《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