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陵高阜,严子陵发现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

某天,他到兰陵高阜的工丘亭考察时,听到一桩异事,说是工丘亭的㡛氏村有座孙卿庙,是荀子的宗庙。(荀子名况,字卿,时人尊称其“荀卿”,后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古音相通,故将荀卿改称孙卿。)

据传,孙卿庙为荀子的学生李斯下令所建。建庙时,李斯还派专人监工,建成后又配专人看守。

孙卿庙落成之时,正是李斯谏言秦始皇下令焚书之日。

看守孙卿庙的人称“匠人”,享受官府俸禄。奇怪的是,看守孙卿庙的匠人,没有一个能善始终的,一个接一个地变成了疯子,少的一两年,至多两三年。

秦亡后,汉官不理秦朝事,孙卿庙再也无人看守——也没人敢去看守。孙卿庙就此破败下来。

或许是出于对荀子的敬仰,或许是被这奇事吸引,严子陵考察到工丘亭时,特意寄住在孙卿庙里,在荀子的神龛前搭个地铺睡觉。

这一睡,睡得惊天动地。严子陵发现了《周礼》。

《周礼》藏在一个地窖里。地窖修在孙卿庙荀子神龛的基座下。地窖内里外三层。第一层(最外层)为一只楠木箱;第二层是一只樟木箱(套在楠木箱里);第三层(最里层)是一只金匮——铜制的用来收藏文献的箱盒。地窖的砖石与楠木箱的间缝里,填满了炭屑和石灰,其他每一层间都用了药草填结实。这些药草中有麝香、皂角、芸香、兰花、荷叶等,用来防虫蛀和防潮湿。打开金匮,《周礼》帛卷叠放齐整,完好无损,没有一点霉味。由此推想,李斯修建孙卿庙的初衷,就为保藏荀子留下的《周礼》免遭火焚,以此报答他对师恩的寸草心。

关于严子陵发现密窖的情节,民间有多种传说。

一说,那天入夜,严子陵睡在孙卿庙,被一股浓烈的异香熏醒。他起床搜寻,发现荀子神龛基座上有条裂痕,异香正丝丝缕缕从里冒出来。古人常有地窖藏书的习惯,严子陵便找来工具,挖开地窟,得了《周礼》。

另一说,那天入夜,严子陵睡在孙卿庙,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宽额、长方脸、美髯,自称李斯的人对他说,荀子神龛基座下有个地窖,《周礼》就秘藏于此。你把它取出来,让它重现于世。严子陵被梦惊醒,他找来工具,挖开地窟,得了《周礼》。

再一说,那天入夜,严子陵睡得深沉。子夜时分,他被一阵“咚扎咚扎”的敲打声吵醒,发现一个披头散发的疯子,把神龛的基座挖倒了。他连忙起身喝问,疯子闻声丢下锄头跑了。他起床一看,金匮已露一角。他找来工具,挖开地窖,得了《周礼》。

不论何种传说,结尾归为一个:湮灭匿踪、佚迹数百年的《周礼》,终于重现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