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刘秀的定陵和郾城之行,由于采纳了严子陵“速去、速决、速回”的建议,虽遇波折(定陵主将态度暧昧,被刘秀立斩),也算马到功成。定陵、郾城汉军一致拥护刘秀,服从刘秀调遣,预定于次日傍晚抵昆阳扎营。郾城主将还亲点八百精骑,交刘秀先行开赴前线。
突围后的第三天,午时正,刘秀率郾城精骑回到逍庄营地。一下马,刘秀就带将领们来与严子陵商议。
刘秀决定当日午后组织现有兵力,向官军发起一次小规模进攻。
严子陵立表赞成,认为此举势在必行。
首先,城内将士正在急盼援兵到来,若迟迟未见援兵动静,难防有将士心生异动而哗变。因此,打这一仗,可让守城将士看到希望,鼓舞士气。这点刘秀看得很准,当时城外汉军均不知王凤已经递了乞降文书。
其次,汉军目前仅靠候骑侦探敌情,难以掌握敌军全盘底子,因此这次进攻行动,实际上也是通过实战,侦察官兵战力、士气和协同作战等状况,以利汉军谋定下一步军事行动。
这时,有将领提出,仅靠郾城八百人马,兵力过于单薄。
刘秀谙晓这些将领的言外之意,就是希图联合平原突骑一起行动。但平原突骑属友军,刘秀不能发号使令,能否联合行动,要看严子陵和迟昭平的态度。
面对刘秀和众将期盼的眼神,严子陵说,诸位将军,平原突骑早就决议,易帜加入汉军,随时听候太常偏将军刘文叔点检指麾。
众将鼓掌欢迎。
接着,严子陵自诩,不是严光吹嘘,平原突骑论数虽只三百,然其实力远在定陵、郾城八百精骑之上。
将领们感觉严子陵有点瞎吹,心里颇不服,但在这关键时刻,平添三百兵力,还是让他们欢欣鼓舞。
刘秀暗夸严子陵,这个狂奴,这回狂得恰到好处,让众将领倍增勇气。他向严子陵深鞠一躬,动情地说,子陵乃我汉军贵人也。
刘秀宣布,拜迟昭平为平原将军,严子陵为昆阳前线军师,待战后报请更始帝允准。
更始元年六月初一,未时正,刘秀率汉军在距王莽官军二三里地布下阵势,王邑遣兵数千迎战。汉军率先向王莽官军发起冲锋。刘秀一马当先,他左砍右杀,斩首数十级。汉军将士人人勇武,斩首数百上千级,王邑顶不住压力,命令官军往后退却。汉军不予追击,就地稍息。
将领们围住刘秀,纷纷夸赞他英雄虎胆,说“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
此时,严子陵拉刘秀挤出圈中,向他献谋说,文叔宜从速发起二次攻击。攻击开始后,可使人佯装向城中传递我军攻克宛城的假情报,以迷惑官军。
说完,严子陵拿出一封帛信递给刘秀,信中内容为汉军已攻下宛城,正凯旋回援昆阳。
刘秀读完帛信,兴奋地说,妙啊!原来子陵早有筹谋。
刘秀悄声交代邓晨依计行事,然后,他下令向王莽官军发起二次攻击。
冲锋队伍中,邓晨带一员勇卒,右手挥剑杀敌,左手高举信帛,往昆阳城门方向突击过去,一边冲杀,一边高呼“宛下——兵到——”,并佯作不慎将书信丢落,而让官兵拾得。
官军不知虚实,即令退兵。汉军见好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