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武四年(28)十月,光武帝刘秀在宣德殿,召见陇右割据军阀隗嚣的特使——绥德将军马援(字文渊,陕西扶风茂陵人,举世闻名的“伏波将军”,其“老当益壮”和“马革裹尸”的英雄气概深得后人敬仰)。

马援向刘秀呈上一封书信。这封书信是三年前严子陵写给马援的。

原来,严子陵与马援由氾信引见,相识于成帝绥和年间。那时马援在北郡屯田放牧,严子陵在长安经商做买卖。每年春耕前,严子陵都要向马援采购一批壮牛,贩至京畿三辅平价售与佃农。后来,王莽任马援为新城大尹后,两人才断了来往。新朝地皇四年(23),王莽灭亡后,马援与其兄马员逃往西州避难。建武元年(25),马援授意马员到洛阳投奔汉军,也为自己投奔刘秀探路。在洛阳的一家“广陵三丁包子铺”,马员巧遇从邯郸回新野养伤的严子陵。当严子陵得知马援仍羁留在西州,被任为绥德将军,参与隗嚣决策定计的消息后,即书信一封,托马员回西州亲手交予马援。

严子陵在信中言辞恳切地劝导马援:当今世道,不只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选择君主,刘文叔彬彬儒生,然雄才大略且胸怀宽广,将是允冠百王的中兴之君,是文渊的唯一选择。刘文叔在平定河北和中原后,必将视统一西域为首务,由此,恳望文渊暂留西州,甘为汉军一统西域内应。

马援对刘秀说,我和严子陵是至交好友,自三年前收到此信后,我心便已追随陛下。但今到洛阳三日,杳无子陵音信,未免为他担忧。今日,我把此信呈予陛下,愿陛下关怀子陵。子陵是真才子、真信士也。

刘秀读完书信,潸然泪目。

他感念严子陵伤疾在身,依然牵挂军务,以远见卓识布棋西域;他也责备自己戎马倥偬中,竟忘了对严子陵有所存候。

他忆起那年打下邯郸,军中疾医曾说过严子陵之伤须静养两三年,越透越好的话,至今时过多年,想必应已痊愈。他决意,现在无论伤疾是否痊愈,都要征严子陵到洛阳来。如果伤未痊愈,就让他在洛阳继续疗养;如果伤已痊愈,则可尽其才华做我臂膀。

统一大业任重道远,千疮百孔的国家百废待兴,严子陵这样的人才太难得了。他从心底真诚呼唤:子陵,速来洛阳助我!

于是,刘秀下旨,令会稽郡守、余姚县令,迅速察访严子陵并礼聘来京。

月余,会稽太守来报,经察访,严子陵不在余姚,也不在会稽境内。

刘秀随即命人画出严子陵的形貌,发与全国郡县,务必按图察访。

又月余,各郡县均报没有发现严子陵影踪。刘秀心中忧虑,难道子陵他已遭遇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