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圣粗略阅过何武的推荐信,有些不以为意。

戴圣冷冰冰地问严子陵,既然刺史如此器重你,为何不把你留在身边,却要荐你来九江任事?

严子陵说,这是在下的请求,渴望拜您为师,研习礼学。

戴圣不再问,直接安排严子陵去做郡文学的“门下书佐”。门下书佐就是办事员,按《汉旧仪》规定,还要“皆试守,满岁为真”,试用一年。这与何武推荐严子陵任书掾一职,差了一大截。书掾是当年瞎子伯伯任过的职务。

原来,戴圣与何武并不和睦。根在戴圣。戴圣身为礼学泰斗,不拘小节,常做一些逾越礼法之事。历任刺史碍于他的声望,又加朝廷庇护,大多睁只眼闭只眼,任其作为。

何武上任后,对戴圣的劣迹据实查证,奏请朝廷弹劾他。结果,朝廷并没有免他的职。由此,他更不把何武当回事,还对何武心怀恨意。

戴圣打发完严子陵,就把一切束之高阁。之后,严子陵几次求见,他都以政事繁忙为由推却了。半年多光景过去,严子陵在九江,根本得不到他一丁半点的礼学教导,就连想再见一面的机会也没有。

九江郡文学梅福(字子真),发现新来的这个门下书佐天资高,善办事,因此他对严子陵倍加爱护。

梅福对《书》和《春秋》造诣深,还崇老庄学说,居当代儒学名士之列。严子陵无心插柳,跟着梅福,受到了许多前沿经学思想的熏陶。

但是,严子陵总是心念《周礼》,盼望问学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