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2025年09月26日
四
风潮过后,严子陵返学山阴精舍。期待已久的秋月辩难,因风潮延误旬余,终于在山阴文庙开场了。
辩难场面隆重。文庙先圣殿孔子像前,搭起一个两尺来高的矮台,谓论坛。坛下观众,除精舍师生外,还有从各地赶来的士子,把先圣殿、廊庑和天井挤得满满当当。应邀而来的郡文学、山阴县令,还有精舍的经师,在坛下前排正襟危坐。
计佑把严子陵叫到自己身边就坐。
“嘡——嘡——嘡——”辰时正,文庙响起三声镈钟声,雄浑悠扬。辩难开始了。
登坛辩难的十对学子,每对辩一题,有的顺论,有的驳论,辩者的功底老到,观点新颖有据,文庙内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严子陵发现这些学长的论辩都超常出色,几乎难分伯仲。他甚至怀疑他们平常辩难时的表现是在掩人耳目。他心中对他们充满歆羡,顷刻间也理解了当时先生的劝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功读书,争取参加下次的秋月辩难,为先生争光彩。
学子们辩毕,郡文学应邀登坛做点评。
郡文学举止虽矜持,眉眼间却流露出悦颜。看来他对本次秋月辩难很满意。
郡文学说,今日论坛精妙绝伦,学子们身怀雄才大略,出口成章,可证山阴精舍有大材,乃会稽有幸,朝廷有福。
稍作停顿,郡文学话锋一转,说,上旬风潮袭扰越东,余姚县有一位十二龄童,献固堤良策于县令,终保得余姚全境无一处决堤,免万千民众遭洪水侵扰。本职获悉,这位少年才俊就在山阴精舍就读,姓严,名光。
噢!啊!先圣殿内外一阵轰动。
郡文学两眼朝坛下巡望,提高嗓音问,严光何在?请登上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