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场的“牛犊乐会”结束了,严子陵和公子们随孔休来到朋友家。公子们向孔休致以歉意,对他们过去的无知深表愧疚。孔休一脸无所谓,他毫不介意年轻人的一时莽撞,却极为关心他们的进步发展。

孔休对严子陵说,近来朝廷又扩大了太学规模,增了太学博士,革新的招生策放宽了入学年限,子陵当引导诸公子上太学去,一来丰厚学养,二来广结人脉,这对诸公子今后仕途进步至为要紧。

严子陵说,先生提醒得是,严光已鼓动文叔、仲华等上太学,他们正在等待郡县的学业考试和品行审核。

其实,严子陵鼓励刘秀等人上太学的目的,比孔休想得更深远也更宏大。在新野的这些年里,严子陵已经看出刘縯起事反莽的步伐愈来愈紧,只要刘縯起事,那么,刘秀定将义无反顾紧跟长兄走。因此严子陵要刘秀等人上太学,目的不在仕途,而是冀许他们在丰厚学养的同时,洞悉朝廷动向,广交有识之士,为日后起事发展奠实基础,积蓄力量。

孔休说,子陵为何不陪诸公子同去长安?老夫记得您也一直向往太学。

确实,严子陵虽有广陵精舍的学历,还有九江精舍的经师生涯,尽管他的学识丝毫不逊太学博士,有的方面——如礼学,甚至还高于太学博士,但他也向往能有一段太学生活的体验。

听了孔休劝勉,严子陵摇头说,我虽比先生年轻,终究已过知命之年。

孔休说,子陵错也,子陵比太原周党如何?周党六十五了,尚在太学读经。

倘我真想去,恐也无人敢荐。严子陵遗憾地说。

孔休拍着胸脯说,若子陵不觉委屈,老夫愿意出面保举,您回新野等候消息便是。

王莽建立新朝后,扩大太学规模,大量增加自费生。王莽把自费生的学业考试和品行审核(政治审察)权下放郡县,改太常(主管太学)的审批制为备案制。王莽特许各地名儒,每年可直接保送高足弟子一名。真该感谢王莽的招生新政,否则像严子陵这般人物,怎能通过太常的品行审核?

如是,严子陵和刘秀、邓禹,还有刘嘉一起,成为新朝天凤四年(17)的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