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富商的严子陵,从来没有动摇过入朝为官的念头。生活在一个谶言盛行的时代,严子陵也难以脱俗,满月酒上“三朝为相”的谶言,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他坚信曙光终会出现。

曙光似乎出现了。

成帝绥和元年(前8)十月,王莽在暗流汹涌的朝廷争斗中奋力一击,登上了大司马、大将军高位,列群臣之首。

然而,时局瞬息万变。王莽尚未稳固自己在朝局中的地位,岁月已流转至成帝绥和二年(前7)。这一年,西汉王朝的政坛波谲云诡,跌宕起伏,直至剧烈震荡。

二月,丞相翟方进自缢。事源于年初,大汉境内接连发生地动、水灾、日蚀等天灾异象,朝野惶悚。翟方进为相多年,交恶过多,有人趁机上书成帝,说天意震怒,须有大臣替身赐死才能消灾。上书者指摘翟方进为相多年,不能顺天应人,应担此责。成帝听信谗言,赐翟方进自缢。

三月底,成帝暴崩,皇太子刘欣嗣位,是为哀帝。哀帝即位后大肆张扬帝威,陆续诛杀罢免一大批朝臣。年前刚被成帝迁为大司空、封为汜乡侯的何武,被责举措烦苛,去国还乡。

五月,因刘向年迈病重,刘歆以典校古籍发现《周礼》之功,被授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全面代理其父刘向领校群书,主持儒林、文史、占卜、考定律令工作。

七月,在王氏与傅氏两族外戚的争势缠斗中,哀帝的权重明显偏向傅氏。哀帝厌恶王莽,下定圣心要罢免他。太皇太后王政君审时度势,授意王莽暂罢职归家,以避傅氏和皇帝的锐利之势。王莽被迫罢官归第,杜门自守,不久转徙其新都侯封地——南阳郡新野县新都乡蛰居。

年仅半载,严子陵可依傍的大树先后倒了:翟方进自缢,何武罢归,王莽下了台。而敌视严子陵的刘歆却飞跃升迁,长成一只足可阻截他入仕进阶的拦路虎。

这道曙光,恰似风雨后的彩虹,只给了严子陵瞬息梦幻般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