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事过数日,戴圣拟设家宴答谢严子陵。严子陵回话说,家宴不敢受,只祈望当面向明府求教三个礼学问题。
戴圣欣然应承,邀严子陵到瓦水茶楼问答。
瓦水茶楼在九江城西北淮水拐弯处,是一座独门独院的一宇二内日形小楼,清静雅致。戴圣选一靠窗茶几,与严子陵相对而席。店家送上一壶寿春苦丁,为两位宾客各倒满一杯。
想必求学心切,还未品茗,严子陵就开口向戴圣发问。他一问孔子学说宏大,礼处于何等地位;二问后圣荀子,为何对礼尤言卓殊。
戴圣一一答述。
明府认为史上有过“周单”吗?严子陵的第三问,是藏在他心里最久又最想求得答案的问题。
戴圣说,孔子研习礼,呼吁恢复周礼。荀子研习礼,重视实践周礼。“周单”就是荀子实践周礼的理想国。荀子的学生,譬如李斯与蒙恬,都有名有权。荀子想实践“周单”,求过他们,但没获回应。消息传到楚国国君的耳朵里,楚王邀请荀子来楚国,任命他为兰陵县令,支持他实验“周单”。荀子就在兰陵建“周单”,复辟周礼。后来,楚国朝野非议“周单”会生乱,楚王闻言罢了荀子的官,“周单”由此搁浅。春申君黄歇任楚国国相后,派人请回荀子,复任命荀子为兰陵县令,才使荀子得以继续实践“周单”。再后来,春申君被人所害,荀子再遭罢官,不久便去世了,“周单”这一理想国就此寿终正寝。
问完三个问题,严子陵起身施礼说,多谢明府教诲。
戴圣道,你要回城?
是。
没有再想问的?
严子陵用手掌拍拍自己的脑门,很认真地说,在下想要请教的问题有十百千个,只是事先言明今天只向明府求教三个,现在已问完三个。
戴圣笑说,子陵救过公子一命,老夫允你再提一个问题,权作谢意如何?
严子陵笑说,不妥,人之信,在于行,今天定不能问了。说完,他再向戴圣施一礼,走了。
严子陵的言行,令戴圣震撼。戴圣认为严子陵说一不二,绝非等闲之辈。他为自己过去小觑严子陵而心生歉意。
第二天,戴圣再邀严子陵在瓦水茶楼问答,并允诺严子陵有问必答。严子陵高兴地应约前往。
严子陵向戴圣请教了多个礼学问题,其中一问是:荀子和高堂生都读过《周礼》吗?《周礼》还有可能存在于世吗?
戴圣说,以老夫之见,荀子和高堂生必然都读过《周礼》。荀子建“周单”,就是要将《周礼》复活。试想,一个没有读过《周礼》的人,如何能做复辟《周礼》之事?高堂生忆诵《周礼》,传授《仪礼》,必然也读过《周礼》。至于《周礼》是否还会留存于世,老夫以为乐观,天下如此之大,读书人如此之多,定会有《周礼》存于世间,只是如今尚未被人发现而已。戴圣长叹一声,感慨道,可惜“周单”一去不复返了!
严子陵推开茶楼的窗户,眺望着远方,对戴圣说,明府,我真想纵马去兰陵,看看这块曾经复活过周礼的圣地,那里一定有神话般的故事,深埋着历史的秘密和真相。
戴圣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