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托古改制,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把社会折腾得极度混乱。

天也不佑新朝,水、旱、蝗灾连年不断,还有地动和海啸,使成千上万的百姓沦为灾民。民怨多了积聚成民愤,终于引爆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

绿林农民起义,以王匡和王凤为首领,他们占据绿林山,称绿林军。赤眉农民起义,以樊崇为首领,他们占据泰山,将眉毛画成红色,称赤眉军。

绿林、赤眉两支义军,一支在南方,一支在东方,多次打败王莽派出的围剿官军。胜利的消息一传开,邻近郡县的平民纷纷举起义旗,忽拉拉,江汉平原,河水(今黄河)两岸,大大小小的起义军多达几十路。

随之,北方也动荡起来。当时,在今河北一带扯起义旗的队伍大小有数十支,他们或以山川土地为名,或以军容强盛为号,其中有铜马、大彤、高湖、重连、铁胫等,人数多达百万。他们各自为战,以铜马军为最强,故称河北一带的起义军为铜马军。

新朝地皇元年(20),南阳传来消息,刘縯正在家乡串联豪侠义士,图谋起事。刘秀获知这一消息,决定提前结束太学的学习,回舂陵去。

刘秀到尚冠里请教严子陵,回舂陵后当怎么做。

严子陵极力鼓动刘秀,应天命,顺民心,当起即起。

刘秀意会颔首。这时,唯一让他遗憾的是,从此以后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严子陵。

严子陵诺言道,文叔有召,我必响应,回到文叔身边。他还胸有成竹地说,我料想,重逢不会太久。

刘秀打点行装,和邓禹、刘嘉一起,毅然离开了生活三年的京师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