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第二天早朝后,光武帝刘秀请严子陵入宫,在南宫的寿安殿,与严子陵对席而坐,“论道故旧”。
严子陵行礼,陛下……
刘秀连忙摆手阻止道,哎,不叫陛下,叫文叔。
严子陵说,如今您已是皇帝了,叫您文叔,甚为不恭。
刘秀说,当年我们在新野初次见面,你立下规矩,我们之间不以师生相称,也不称兄道弟,我等都觉亲切无比。今日,还是依照老规矩来。
严子陵眉梢一抖,呵呵一笑说,好,老规矩好。
朕比过去怎样?刘秀整整皇袍问道。
文叔比过去略微胖了一些。严子陵打量一番,认真回答。
阴兴告诉朕,那天你从三四十丈高的悬崖背他下山,脸不红,气不喘,看来身体康复如初了。
全靠那位齐国名医缇萦,医术精湛。
刘秀打趣道,子陵在齐时,又喜得一子,看来这位疾医真有妙手回春之术。
严光闻知阴贵人也于去岁同月诞下皇子阳(后来的汉明帝刘庄),恭贺文叔。严子陵欠身拱手,语调欢愉、恭敬。
刘秀转过话题说,自与子陵邯郸一别,至今将近六年,朕在鄗南登基也已四年有余,孤家寡人,孤陋而寡闻,不知天下人对朕有何评说?
严子陵说,天下百姓都在传扬,颂光武乃“中兴之君”。
刘秀慨然道,百姓总能安分知足,知足而乐。刘秀再问,那么,子陵如何评说呢?
严子陵笑说,我也是百姓,自然与百姓同感。
子陵怎比寻常百姓,总得说个瑕瑜。刘秀语意恳切。
严子陵坦诚道,文叔以柔治国,刚柔相济,既服官心,尤得民心。
刘秀兴致勃勃地说,以柔治国,刚柔相济,朕自己怎么没有这种体会呢?
严子陵掰着指头说,记得文叔率军攻下邯郸,搜得一批将吏写给王郎的书信,文叔竟然不看一眼,命人当众将信烧毁,使那些惴惴不安之人下定决心跟您到底。此谓以柔驭臣。
刘秀喟叹,时势逼迫,实是无奈之举。
据闻,文叔刚收编铜马义军时,两军互相猜忌。汉军疑铜马军反叛,铜马军怕遭汉军杀戮。唯有文叔单骑赴铜马军营,与铜马将士一起操练。铜马将士被萧王推心置腹的信任所感动,誓言效命萧王,还亲切地称您为“铜马帝”。此谓以柔服人。
刘秀露出眷念之情,说,此乃铜马将士有义。
严子陵夸赞说,若无文叔柔心,哪能赢取铜马军仗义。他继续论道,文叔登基,即颁行轻刑和赦罪诏,割除前朝苛法、劳役及杂捐,与民休养生息。今年,南方大水,北方遭旱,多地现蝗灾,文叔及时下诏,命朝廷与郡国倾力赈济贫病困苦百姓,又明令将田租由“十之税一”,恢复至景帝时“三十税一”旧制。此谓以柔养民。
百姓苦乐,是为君者的第一要务。刘秀语气坚定。
论至此处,严子陵将双手握成拳,提高嗓门说,严光更敬佩文叔以柔治国,不忘刚柔相济。想当年,王郎穷途末路时,向我徇北汉军乞降,对此等小人,文叔嗤之以鼻,坚拒不受并追杀之。建武二年,渔阳太守、建忠侯彭宠,恃功争封王爵遭文叔驳斥,因而起兵抗汉,文叔不让步,施计利诱苍头斩杀了彭宠。文叔登基后,但凡听闻官吏有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情状,立遣人查究,一经查实,定严惩不贷。
恶人岂能善待。刘秀正色道。
严子陵慷慨动情道,孔子曰,好仁者,无以尚之。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以柔治国,刚柔相济,正是力行孔孟“五德”之仁和义。
经过严子陵的归纳论述,刘秀对自己的治国方略忽然明朗起来。他憬悟严子陵给侯霸的回信中那句“怀仁辅义天下悦”,正是对自己未来治国理政的教导。他是在敦望自己坚持以柔治国、刚柔相济理念,始终如一。他看到了严子陵那片忠君爱国的真情,心中泛起一阵遗憾。他遗憾的是,严子陵这般柱国英才,迄今仍未松口出山。他暗下决心,当倾全力,劝严子陵留在洛阳,为其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