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子陵涉足商海,背后有翟方进的谋划。

任京兆尹的翟方进和属吏京兆史陈遵,暗中一直在搜集刘歆冒领发现《周礼》之功、陷害严子陵的证据。事关重大,在证据不够确凿的情况下,他们不好贸然行动。为避免严子陵再遭刘歆陷害,翟方进劝诲严子陵改行经商,权且避开政治旋涡,蛰伏静候时机。

严子陵有经商买卖的智慧。他的经商智慧,来自计佑的传授。

计佑为计然后裔,计然是范蠡的先生。计然曾授范蠡七策,其中一策即为商策(商业理论)。故而,范蠡离开越国后,以经商为业,做什么赚什么,做到哪富到哪。

想必当年,计佑在向严子陵传习经书之余,也捎带向他传授了商策。

商策是商策,实践归实践。严子陵的切身体会是,经商一分靠本钱,二分靠智慧(商业敏感),七分靠诚信。

严子陵初入商界时,巧合氾信鼓励商人在京畿租购低丘缓坡种植果木。严子陵因此购进一块山地。过不多久,有一胡商(胡族商人)找上门来,说他从边国采到一批胡桃苗种,看好一块向阳且土质适宜栽种胡桃的山地,一打听这地已被严子陵购去,他就特来请求严子陵将地转让给他。严子陵觉得这是好事,欣然同意按原价转让。胡商讨价说他本钱有限,希望严子陵能够低价出让。严子陵觉得反正这块山地闲着荒着,不如转给胡商让它早出效益,也为氾信力农做些贡献。他当即答应并立下契约,以原价对折将土地卖给了胡商。胡商父亲了解此事之后,觉得儿子做事过分,拽着儿子前来补偿钱款。严子陵对胡商父子说,既然双方立下契约,再没补钱一说。严子陵的商德给胡商父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是时,京城名流皆以拥有越窑青瓷为时尚。严子陵的家乡余姚牟山湖和上林湖两地,正是烧制青瓷的地方,其中的秘色瓷属青瓷中的绝品。严子陵嗅到商机,筹划去老家采购青瓷器皿。这笔买卖对他而言轻车熟路,商机得天独厚,只是本钱不足,只能小打小闹。胡商获知消息,上门说他有余钱可充盈严子陵本钱,不过要以二分计息。胡商雪中送炭,严子陵爽快答应。借此机会,他鼓动胡商联络朋友多凑本钱,并许诺说,这次生意如果亏了,他保证以二分利归还本息,如果赚了,除归还本息外,赢利部分再对半分成。胡商笑着说,我会鼓动朋友一起投资,不过有二分息就足够了。结果,青瓷买卖大顺,货到即被抢购一空。严子陵结清账目,拿出一半利润分予筹资给他的商人。胡商及其朋友万万不敢相信此事是真。当时,他们只是信任严子陵的商德人品,想让余钱生些小钱,何曾想过这笔买卖会大赚,又何曾想过严子陵真的会将一半盈利分给他们。当时,他们只把严子陵的话当作一句诙谐玩笑。严子陵一夜成为商界红人。此后,京城内外大小商贾都喜欢和他交易买卖。不出三年,在长安九市最繁华的东市、西市、直市和柳市,都开有严子陵的商铺,买卖晋地木材、齐地生漆、蓟冀谷粟及牛羊,还有吴越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多至十数家。

生意做得多了,总有失的时候。一次,严子陵从会稽贩来一批上等绿茶,由于路途不畅,运抵长安时,已过新茶季节。严子陵吩咐各店掌柜以陈茶处理,对折上架零售。店铺掌柜们都不忍心,认为打折处理亏损太大,一致要求东家以新茶价格上市。严子陵坚持己见。结果很让掌柜们吃惊,街坊闾巷纷纷传扬严字铺号讲究信用,货真价实。上市的新茶亏了,严字店铺的生意却由此大旺。日久,严子陵的买卖愈加兴隆,在京师商圈的财富和名望,有直追首富张长叔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