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县令把任延迎进县衙二堂。因不知都尉缘何而来,落座后,富春县令向都尉汇报聘请氾信做富春力农顾问一事。这本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投机取巧又表彰自己治绩之言(他知道任延初上任时聘过顾问一事),果真引起任延兴致。

任延问,氾御史常来富春?

不光常来,而且常住。方才卑职正与氾御史谈农事,因都尉驾临,就请他先回东厢房休息去了。县令回秉道。

任延说,快把氾御史请来一见。

县令忙差人去请氾信。

氾信来到二堂,任延起身相迎,施礼说,会稽都尉任延拜见氾老前辈。

氾信连忙还礼,说,在下氾信拜过都尉。

任延请氾信落座,说,卑职曾拜读过前辈农书,于国于民实用之至。今见前辈身体健朗,甚感欣慰。

氾信说,都尉过奖,农书仅是在下力农心得,不敢谓实用之至。

前辈虽已告老还乡,还为富春力农耗费心血,真乃我辈楷模。

惭愧,惭愧。

前辈生于氾水,长于余姚,听说与严子陵为发小同学,不知是真是假。

氾信神色自豪,说,我与子陵从小学在一起,玩在一起,亲如兄弟。

如此甚好。任延言入正题,说,皇上对严子陵念之深切,再三诏令各地郡县寻访严子陵,以期相会洛阳,此事不知前辈可曾听说?

氾信说,已有所闻。

任延说,皇上圣旨明示,严子陵已于今年辰月,携妻小返回会稽余姚,但是余姚县令禀报,他至今未曾回过余姚,卑职今有一事求教前辈,以前辈对严子陵的了解,他可能会去何地?

氾信本是厚道诚实之人,从小父亲管教严厉,不善说谎,他没曾想任延会问他这等问题,不由自主地脸红气闷,一时不知如何应答。

前辈可知严子陵,是不想见皇上呢,还是真有为难之事?任延追问。

氾信竟被问得低下头去。氾信早已听说任延是位礼贤下士之官,今天相见,任延开口闭口称他“前辈”,让氾信对任延大生好感。

氾信忍不住想把真相告诉任延,但他还是迟疑地问,不知皇上有否明示请子陵去洛阳的圣意?

任延说,圣旨诏令曰,遣会稽太守为使,速礼聘严子陵到东都洛阳。既说礼聘,定是好事,卑职以为,皇上是要重用严子陵了。

氾信信任任延所说,心里默想,子陵从小志向远大,满月酒上就有方士谶言他有丞相运,果然现在谶言即将成真,不必隐逸终老了。他还想到,子陵远离官宦,不知皇上诏令,如若知道,也定会考虑出山。今天,子陵的这个大好机会,再也不能让它在我眼前流失,我要为他好好把握。

氾信起身对任延说,都尉,子陵就在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