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月×日
苏斯托夫刚才来看过我,他很形象地讲述了学校里的情形。
原来,我的不幸事件影响了教学计划,迫使它越过原来的进程——跑到身体训练的领域里去了。
托尔佐夫说:
“只好破坏一下我们教学计划的严格的系统性和理论上的顺序,在预定的时间以前,先对你们说一说演员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肌肉松弛的过程。
“这个问题本来应该在将来谈到外部技术,也就是谈到身体训练的时候来谈的。但许多事实却硬是证明了:就在目前,就是在学习初期,在谈到内部技术,或者更确切点说,在谈到心理技术的时候先来谈这个问题,是比较恰当的。
“你们无法想象出,肌肉的痉挛和身体的紧张对于创作过程是多么有害。这种痉挛和紧张如果在发音器官中发生,那么,即使生来就有好声音的人也都会嗄哑起来,甚至于失去说话能力。紧张如果发生在脚上,演员走起路来就会和麻痹症患者没有两样;紧张如果发生在手上,手就会僵化,变成两根棍子,举起来就象拦路竿一样。这种紧张及其一切后果也时常出现在脊柱上,颈根上,肩膀上。在任何情况下,这种紧张都会使演员丑化,妨碍他表演。最坏的是紧张发生在脸上,那样就使脸变成畸形,使面部表情麻木或呆板起来。那时候,眼睛会突出来,肌肉的痉挛会使脸显出不愉快的表情,跟演员所体验的情感不相应。紧张可能在横膈膜以及其他和呼吸有关的肌肉中出现,破坏正常的呼吸,引起气喘。这一切情况都不能不对体验及其外部体现,对演员的总的自我感觉起着有害的影响。
“你们要不要亲眼来看一看,形体上的紧张是怎样麻痹我们的全部活动,肌肉的紧张是怎样束缚一个人的心理生活的?让我们来做一个试验看看。瞧舞台上那里放着一架钢琴。你们试一试去把它抬起来。”
学生们带着强烈的形体上的紧张,轮流去把沉重的钢琴的一角抬起来。
“趁你还在抬着钢琴,一面抬,一面赶快做一道乘法:三十七乘九!”托尔佐夫命令一个学生。“不能吗?那你就去回想一下我们这条街上的所有商店,从胡同的拐角开始。这你也不能吗?那就唱《浮士德》里的一段独唱曲吧。不行?你就去回想一下酸菜腰子的味道,回想一下接触到丝绒时的感觉,或者回想一下东西烧焦的气味吧。”
为了执行托尔佐夫所规定的任务,学生先把那费了极大气力才抬起来的琴角放下,休息了一会,然后去想起所有的问题,理解这些问题,在自己心里引起所要求于他的那些感觉,再逐一加以答复。
“可见,”托尔佐夫作出结论,“为了要回答我的问题,你得放下那沉重的钢琴,把肌肉松弛,然后你才能去回忆。
“这岂不是证明了肌肉紧张会妨碍内心的活动,尤其是体验吗?在形体上的紧张还存在的时候,正确的、细致的感觉是谈不到的,角色的正常的精神生活也是谈不到的。所以在开始创作之先,必须使肌肉处于适当状态,使它不至于钳制动作的自由。假使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在舞台上就会落到《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所谈到的那样一种境地。那本书里说到,由于紧张的缘故,演员怎样握紧拳头,把手指甲掐到掌心里去,或者是钳紧脚趾,把身体的全部重量都放到脚趾上〔23〕。
“还有一个新的、更能说服人的例子,就是那兹瓦诺夫的不幸事件!他吃了苦头,就是由于违反了天性规律,强迫了天性。愿这可怜的人快些好起来!他所发生的不幸可以给他自己和你们大家作为一个吸取教训的实例。那种做法在舞台上是绝对不应该有的,必须永远把它抛弃。”
“难道永远都能摆脱掉紧张和形体上的痉挛吗?关于这一点,阿尔卡其·尼古拉耶维奇是怎样说的?”
“阿尔卡其·尼古拉耶维奇提起了《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所写的关于受过强烈的肌肉紧张之苦的演员。这位演员后来养成了一种能自动地不断进行自我检查的习惯。只要他一跨上舞台,他的肌肉就自然而然松弛下来,摆脱掉多余的紧张。在舞台创作的艰难时刻,情形也是如此。”
“这可奇怪!”我很羡慕这个幸运儿。
“但不仅是强烈的肌肉痉挛会破坏演员的正确创作。甚至于在你一下子没法找出的一个什么地方发生的最细微的紧张,也会麻痹创作,”苏斯托夫继续转述托尔佐夫说过的话。“我们可以举一个实例来证实这几句话。有一个女演员,她有很特出的才能和气质,不过她不能随时发觉痉挛和紧张所在。她只能在稀有的、偶然的瞬间做到这一点。她常常用单纯的形体上的紧张(我们叫做“白费气力”)来代替情感。人们帮她进行了很多松弛肌肉的练习,在这方面,固然也得到了许多成就,但这对她也只能有局部的帮助。有一次,人们十分偶然地发觉到,她在演到角色的富于戏剧性的部分时,右边眉毛有些紧张起来。于是便向她建议,去给自己养成这样一种机械的习惯:在演到吃重的部分时,要把任何紧张都从脸上去掉,使面部肌肉完全松弛下来。等到她做到这一点的时候,身体上的全部紧张就都自然而然消除了。她简直象再生了似的,她的身体变得轻快了,有表现力了;脸也变得很生动了,能够鲜明地表达出对角色内心生活的体验。内在的情感自由地流露到外面来了,它从下意识的秘密角落里走了出来,就象是从袋子里给放出来似的。这位女演员意识到这种自由后,就高兴地把她心灵里所积累的一切都倾吐出来了,这件事给了她很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