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画派作品与哈代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现实主义类比研究

第四节 荷兰画派作品与哈代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现实主义类比研究

摘要:本节将荷兰画派作品与托马斯·哈代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进行类比研究,分析哈代在小说中的描写内容和描绘手法与荷兰画派作品的相似性,探索文学与绘画具有的艺术共通性以及类比两种艺术形式产生的互文性,研究小说作者哈代及荷兰画派画家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表现及他们所具有的人文主义情怀。本文从荷兰画派与小说中的肖像画及风俗画两个方面来研究小说及画作中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文字及绘画对现实生活的表现方式,呈现两种艺术形式共同表达的审美情感,感受作家及画家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及热爱。

关键词:荷兰画派;《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现实主义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两个世纪的英国文学巨匠,他用他的笔对19世纪的英国社会进行了现实主义的描绘,以生动细腻、画面感十足的笔触再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及劳动场景,描绘了一幅幅唯美并具现实主义色彩的画卷。哈代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现实主义者”,在《德伯家的苔丝》里,哈代独特的现实主义特点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该小说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外评论家的关注,对该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作者的悲剧意识、宿命论、宗教观、女性观,分析苔丝的性格、悲剧命运的原因等,而本节将小说中描绘景物及人物的画面与荷兰画派作品进行类比研究,探索文学与绘画具有的艺术共通性及互文性,开启唯美与现实画卷的视觉之旅。

17世纪的荷兰画家摆脱了天主教会与宫廷贵族的束缚,他们将绘画目光从宗教和宫廷题材转向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将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用画笔描绘他们熟悉的各阶层人物及美丽的大自然景色,并将绘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科目:人物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和动物画,多元化的风格并存、相互影响。这个时期涌现出如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等一批杰出的绘画大师,创作了许多符合平民阶层审美情趣的生动写实、朴实无华的优秀画作,人们把他们称为“荷兰画派”。荷兰画派具有“描绘性”“写实性”的特点,运用“瞬间定格”,即把人物形象在动态中凝固住后绘画的描绘手法进行绘画。他们对现实生活中人的生活、情感、愿望进行真实绘画,为现实主义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托马斯·哈代被誉为“文字画家”,他坚信“艺术的共通性”,将绘画艺术运用于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哈代的艺术修养源于他在伦敦做建筑师学徒期间,他经常参观国家美术馆、画廊,并仔细研究绘画大师的作品,激发了他在创作中运用荷兰画派的灵感,几乎每部作品都渗透着荷兰画派的影子。他在第二部小说《绿荫下》的扉页中写道:这是一幅“荷兰式的乡村风景画”。在《德伯家的苔丝》里,他对主人公苔丝的肖像及在大自然中劳动的唯美场景进行了荷兰画派式的瞬间定格凝固性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