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身也是阴阳相和、生生不息的有机体

三、人自身也是阴阳相和、生生不息的有机体

人体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有机体。奥克是一个自然之子,他敬重自然,亲近自然,效法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生活在精神和谐之中。

奥克虽然生活朴素,但精神世界丰富。奥克住在诺科姆山的一间小木屋里,“几个随随便便扔在一起的谷袋构成一张硬邦邦的床,占去了小屋的一半地面”。经常穿一身旧衣服,“在邻人们的心目中,他的形象从未换过样子:头戴一顶平毡帽,因怕被大风吹掉,帽口紧紧扣在头上,帽檐便向外撑着;身穿一件约翰逊博士服的外衣;腿裹着一副普通皮护胫;脚蹬一双大得出奇的靴子,好像每只脚都住着一间宽敞的房子似的”。他的表很旧,比他爷爷还大几岁;他即使在做韦特伯里农场的总管后,生活依旧简朴。然而他的精神生活非常丰富。奥克乐观旷达,“一笑起来,两个嘴角就一直快咧到了耳朵根上,眼睛也眯成细缝,眼角周围漾出树杈似的皱纹在脸上伸展开,宛如一幅旭日素描上的一道道光线”。在诺科姆山上常常吹奏笛子自娱。“他持有力量却无论在道德、身体还是心灵方面都是静态的,一般来说,几乎根本不会是冲动的产物。”他和谐的精神使他睡眠很好。“牧人和水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能招来睡神而用不着等待睡神到临。”

太阳出现在地平线上,光芒四射照耀大地。君子要效法这种自然现象,不断加强品德修养,使自己的美德显现于人世间。他和谐的精神状态时常给周围的人以平静和快乐。在卡斯特桥雇工集市上没有找到工作,一般人可能很沮丧,但“他拿出长笛,吹奏起《乔凯去赶集》来,那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好像他从未有过片刻的忧愁”。不仅自己快活起来,让集市上的人也心花怒放。当芭丝谢芭遇到困难,心情烦躁,急于向一个比自己坚强的人倾诉衷肠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奥克。当她来到奥克的小屋,看到奥克在平静地看书,接着心满意足地祈祷。“她好像受到了那所小小房屋里散发出来的心满意足的气氛的感染,心情平静下来,神魂儿也都着了迷。”在农场工作之余,他吹笛子给同伴听。当奥克用笛子吹出活泼、美妙的歌曲时,他的同伴不禁发出如此的感叹:“我们应该深深感谢上帝,他吹的不是那些下流调子而是这类欢乐的歌曲;因为上帝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这个羊倌造成一个放荡的下流人,可是他把他造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人。”

人应该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小说中奥克总是把小羊带到炉火旁或者房间里取暖,解除它们寒冷的痛苦,让它们不至于因为受冻而死。当羊群贪吃三叶草危及生命的时候,他不记恨芭丝谢芭对他的伤害而用特殊的办法救治它们,挽救了它们的生命。在诺科姆,他就住在小屋里,为的是到了产羊羔的季节方便夜间照料羊群。一只大癞蛤蟆在小路上很谦恭地横越着时,奥克把它拿起来,心想最好把它杀死,免得它受苦;但发现它没有受伤,就又把它放回草里去了。这样,他能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以至于他总能感受到大自然母亲给他的信息。人与天地万物如能进入并保持这种境界,一定能够守持正固,寂然无为,相互养育而无咎害。

天道具有很多可供人类效法的品质,人们要善于取法自然,向自然学习。《乾象》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刚健雄、运行不已,人生之道应当以天为法,自强不息。在农场工作之余,他喜欢读书,掌握了许多知识。“他通过勤奋的学习,从中得到了不少有益的知识,比许多幸运的人从堆满书籍的架子上得到的东西,都有过之无不及呢。”他精通农场各项事务,从给羊接生,洗羊,剪羊毛,到做农场的管家,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他最终成为一个农场主。在爱情上,他坚贞不渝地爱着芭丝谢芭,他“一直跟着你(芭丝谢芭)那蹦蹦跳跳的脚跟转了多少漫长的道路,挨过了多少漫长的日子”,最终不仅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且得到人们的祝福。他不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爱情上都效法天道,自强不息。

大地顺应天道,承载万物,生长万物,具有宽厚的品德和无限的包容精神,君子应当以大地为法,养成宽厚、柔顺的德行。太极图是圆的,宇宙一切都要“求圆满”,不要去伤害别人。奥克在追求芭丝谢芭失意后,遇到芭丝谢芭的农场起火,他不计前嫌而冒着生命危险救火;在暴风雨之夜,他顶着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处置好小麦,使芭丝谢芭的粮食损失降到最低;在芭丝谢芭遭遇婚姻的打击时,他善意地劝导她、细心地安慰她。芭丝谢芭认为只有一个人比她自己的看法有见地,那就是奥克。“他天生直言不讳,对于任何事情,即使是她对另一个男人的爱情或与其缔结的婚姻,都会持同样的无私态度。”在博尔伍德情场失意几近疯狂时,他积极关心他;当芳丽深夜出走孤苦无依时,他努力帮助她,把身上仅有的一先令给了她。他厚德载物的品质,就连哈代都不禁感慨道:“奥克是个宽厚、真诚的人。”

综上所述,《远离尘嚣》从三个方面透射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1)自然是和谐的,阴阳互动的,生生不息的;(2)天、地、人的关系为,人处于天地之间,其作用就是效法、顺应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以达到圆满的目的,实现“与天地合其德”的人格理想,即天人合一;(3)人自身也是阴阳相和、生生不息的有机体。小说中,哈代赞美这种纯朴的乡村生活和以奥克为代表的农民,他认为英国如果都具有奥克那样“天人合一”的品质,英国就将永远是健康的。可见,哈代的理想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在全球化势不可挡的今天,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更具时代意义,因为它就是实现世界大同这个理想的翅膀,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当今,西方先进发达的科学技术,在带动经济迅猛发展了几百年之后,遇到了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许多解不开的难题。于是,许多西方学者开始提出要学习东方古老的智慧。实际上,现在所说的地球村就是世界大同,西方的理想和我们的理想是一样的。求同存异的思想是实现全球化的必然之路。和谐的大自然是人类立足的根基和心灵的栖息地,人类敬重自然、亲近自然、效法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是人类的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