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自然,上善若水

二、效法自然,上善若水

《道德经》主张人要敬重自然,亲近自然,并且要效法自然,向大自然学习,以达到修身养德的崇高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以“水”喻“道”,对水滋养万物、不争、居下的高尚品德进行赞美,要求君子不论在品德修养还是为人处世方面学习“水”的品质,以达到“上善若水”的境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提出君子至善的境界就要像“水”一样。水益于万物却不与之争高下,甘居众人厌恶之洼地。君子修行“水”的至善品质,就要“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即君子要选择民风淳朴的地方居住,心智深邃宁静,亲近贤师良友,言语真诚守信,政令敬天崇道,做事勤勉智慧,行动适时到位。哈代笔下的奥克在修身养德方面,具有“上善若水”的品质。

1.“居善地”

奥克生活在阴阳和谐、生生不息、自然环境优美的英国乡村,人们生活纯朴简单,民风淳朴,和睦相处。当奥克初到女主人公芭丝谢芭的农场当羊倌时已是深夜,无处安身,人们立刻热情地招待了他,视他为他们中的一分子,共饮一杯苹果酒,并为他安排了住宿。而他也善于融于环境之中,与这里的人们共同生活,一起劳作。在这儿,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扶持,是“远离尘嚣”的桃花源。

2.知足乐观,宁静淡泊

奥克具有水的“心善渊”的品质,他心智深邃、乐观、宁静、淡泊。他聪明智慧、观察敏锐,不但能预测到大自然将要发生的变化,并且对人、对事的预判也非常准确。他多次真诚地提醒芭丝谢芭说道:“他(特洛伊)配不上你”“请不要相信他”,劝说她不要选择特洛伊作为结婚对象,因为特洛伊给不了她幸福,而事实的确如此。他生性知足乐观,“一笑起来,两个嘴角就快咧到了耳朵根上,眼睛也眯成细缝,眼角周围漾出树杈似的皱纹在脸上伸展开,宛如一幅旭日素描上的一道道光线”。即使他身处逆境,也常常吹奏笛子自娱自乐,以恢复自己恬静乐观的心理状态。在卡斯特桥雇工集市上,当他没有找到工作时,一般人可能很沮丧,但“他拿出长笛,吹奏起《乔凯去赶集》来,那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好像他从未有过片刻的忧愁”。他宁静淡泊。“他持有力量却无论在道德、身体还是心灵方面都是静态的,一般来说,几乎根本不会是冲动的产物。”正如老子所言:“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只要真的安静下来,达到“止”的境界,才能使心像止水一样澄清。他和谐的精神状态使他拥有很好的睡眠。“牧人和水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能招来睡神而用不着等待睡神到临。”老子认为:“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君子的精神世界应该如婴儿般纯真和谐,宁静淡泊。只要世人心如止水,就能看清自己的内心,发掘自身潜能,开启智慧之门。

3.“事善能”——勤勉智慧

奥克做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在剪羊毛时,他的动作迅速、娴熟、准确,既能很好地不伤害到羊,又能让羊毛尽量长地剪下来。他剪的羊毛“像一团柔云铺在地板上,它们连成片,白得像雪,没有丝毫瑕疵和污点”。他勤奋好学。当他刚在芭丝谢芭的农场落下脚来,他就想将他的藏书取来,有《兽医指南》《兽医外科》等,好好学习。在农场工作之余,“他通过勤奋的学习,从中得到了不少有益的知识”。他精通农场各项事务,从给羊接生,洗羊,剪羊毛,到做农场的管家,无一不获得村民们一致好评:“他真是个好样的。”经过不断学习、不懈努力,他最终成为一个农场主,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

4.“动善时”

水可根据四季的规律,变为雨、雪、气、冰,以保护万物生灵,所以君子要效仿水“动善时”的品质,根据自然规律把握时机,适时行动。奥克能根据事物发展规律,多次及时准确地帮助芭丝谢芭。当他偶然遇到芭丝谢芭的农场起火时,他化身羊倌及时出现,指挥得当,带领村民们竭尽全力扑灭了大火;在雷电交加的暴风雨夜,他又化身仓库管理员,在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中适时采取措施抢救小麦,使粮食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次又一次保护着芭丝谢芭的农场。奥克具有水“动善时”的品质,顺应自然规律,适时行动,上天自然就会给他最好的护佑。正如奥克在暴风雨夜,保住大部分小麦时说道:“苍天保佑,这对我们来说再好不过了。”

5.无私利人,随缘不争

奥克效法水这种“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无私、不争的高尚品质。《道德经》指出:“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强调君子要具有无私的品质,具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美德,为众人利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这正是哈代笔下的奥克始终奉行的“利他主义”。在“田园悲剧”发生后,他破产了,他首先想到的是幸亏芭丝谢芭没有答应他的求婚,“在我就要受穷的日子里,她该怎么办呐!”在芭丝谢芭的农场多次面临危难时,他不计前嫌,像骑士一样,第一个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给予她帮助。芭丝谢芭感谢道:“谢谢你的忠心耿耿,我知道你是在为我而尽心竭力。”在芭丝谢芭遭遇婚姻的打击时,他善意地劝导她,细心地安慰她。他对情敌也给予无私的帮助及安慰,当博尔伍德情场失意几近疯狂时,奥克积极关心他,并帮他管理好农场。他对陌生人也慷慨无私,当芳丽深夜出走孤苦无依时,他努力帮助她,把身上仅有的一先令给了她,并为她保守秘密。哈代对奥克评价道:“他天生直言不讳,对于任何事情,即使是她对另一个男人的爱情或与其缔结的婚姻,都会持同样的无私态度。”这正是水的“善利万物”的无私境界。

在爱情上,尽管他坚贞不渝地爱着芭丝谢芭,但他一直效仿“水”的“不争”的高尚品质。当芭丝谢芭遇到爱情纠葛找他寻求建议及安慰时,他强忍住内心的巨大痛苦,给了她最真诚的建议,让她选择博尔伍德,他说道:“我求你在为时不太晚的时候好好想想吧,你跟他(博尔伍德)是非常保险的。”然而她没有听他的建议,嫁给了特洛伊,开始了她婚后的悲惨生活。当博尔伍德将特洛伊杀死以后,博尔伍德自己也疯了,两人都退出了芭丝谢芭的生活。这时经历了坎坷爱情的芭丝谢芭终于在奥克身上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幸福,与奥克建立了和谐美满的婚姻关系。奥克感叹道:“我一直跟着你(芭丝谢芭)那蹦蹦跳跳的脚跟转了多少漫长的道路,挨过了多少漫长的日子。”经过他锲而不舍的坚持与无怨无悔的付出,终于与芭丝谢芭有情人终成眷属,并得到人们的祝福。这正是“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因为上天垂佑君子的无私,故而回报了君子的付出,成全了他的私利。正如《道德经》所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道利万物而不加害,圣人之道,努力作为而不争。正是“水”的利人利己、随缘不争的高尚品德,让上天给君子以庇护,让君子得以回报。老子以水的美德来比喻积德深厚的人,善地、善渊、善能、善时、不争是老子对理想人格的阐述。哈代生动刻画的奥克具备“上善若水”的理想人格。